大数据: 作为新产业接入老城市正是时候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季辰
践行“大数据国家战略”江苏盐城有规划、有行动。日前,江苏盐城举办了2016中国大数据企业大会,大数据产业“西有贵阳、东有盐城”的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中国企业报》记者在盐城市采访时,人们普遍都在讨论一个话题,盐城为什么会成为大数据产业的落脚点呢?
要想富先聚“数”
盐城市作为一座老城,想蜕变成一座“新”城,数字化建设无疑为其带来契机。
“盐城市建城很早,但建市较晚。”盐城市委书记朱克江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此地最早以盐为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们诞生了“四色”文化,即白色、蓝色、绿色、红色。白色来自市名“盐城”寓意,悠久的盐文化,为盐城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蓝色源于城市的地理位置,盐城是一座沿海城市,海洋经济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而绿色则寓意盐城生态城市建设的成果,环保科技产学研就在盐城。红色更突显盐城的“铁军精神”红色革命文化。依托“四色”文化,亟须现代气息引入,因此,广泛引进大数据产业落户盐城,既顺理,又成章。
要想富,先修路。如今在朱克江看来是“要想富,先聚‘数’”。
盐城在具备四色文化的同时,还为大数据准备了四种要素。首先是经济环境,任何一个产业,特别是面向未来的产业,绝不可能在沙漠中悄然崛起,它们都要具备支撑产业,支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他满怀信心地表示:盐城连续三年,经济年均增幅位居全省第一,2016年第一季度仍保持领先优势。
注重顶层设计
自然和人文因素的交融,让盐城在发展大数据服务产业上,能形成自己的优势。
朱克江在介绍中表示,盐城的电子信息从弱到强,今年将达到3亿的规模。形成未来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条件,也在不断完善。
据了解,盐城正在加快建设南北双向两条高速铁路,连通北京和上海所在高铁网络。这将为各类人才汇聚盐城,提供必要条件。更重要的是,大数据产业作为基础产业的延伸和应用,需要面对现代化的各行各业,尤其是工业。盐城地处沿海,两个小时交通圈里辐射的人口将近5000万,这就是巨大的市场。因此,这让盐城有别于其他的地区,盐城既有发展数据中心的强烈愿望,更有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基地优势和“朋友圈”优势,这两点又是发展大数据产业的资源依托。
近年来,盐城各级政府都在一步一步地推动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比如,该市以大数据企业为主体的园区,成功获批为江苏省大数据产业园,成为省市共建的重点园区,还成为国家战略中韩自贸协定——中韩(盐城)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仅过去的一年时间,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从无到有,从零起步,实现了100亿元的投资,建起了一百万平方米的建筑,引进了一百多个大数据产业项目。”朱克江表示,今年他们将实现100亿元的企业产出,这就是盐城正在做的事。
盐城市按照既定规划稳步推进,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总体部署形成呼应之势。
“前不久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供给侧行动改革大会,在大会上明确提出江苏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中心和具有全球竞争力信息制造业基地。”江苏省经信委主任徐一平向记者介绍,借助大数据的力量,促进实施企业的装备智能化以及企业互联网化,使江苏制造能够在智能制造基础上,更好地步入先进制造行列,促进江苏省跻身全球制造业大省和新型制造业大省。
配套资源支撑
和其他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一样,人才对于地方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也形成瓶颈之势。
“没有人才,一切皆为空。”朱克江坦言,在某种意义上讲,大数据产业是人才产业,大数据经济是人才经济,大数据时代是精英时代。
据介绍,盐城人口不少,共有820万,但客观地讲盐城面临人才不足的局面。
在当今物流、人才流、资金流广泛流动的时代,不能看本地产生多少人才,关键要看能否有人才流向此地,所以在朱克江的日常考虑中,盐城一方面要打造人才旺地,更应该致力于打造人才高地。
有趣的是,盐城电话号码区号是0515,而盐城正在实施的“515人才计划”在此有所体现。据介绍,在市县两级,未来三年将拿出40亿元资金来集中引进人才,一年引进5万大学生、1万专门人才、500名领军人才。该计划的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盐城市从外地引进大学生1万人,而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流进了大数据产业。今明两年将加大力度,为大数据以及各类产业发展引进各类人才。
大数据产业作为信息产业,但要想获得有质量的发展,就离不开能源支持。《中国企业报》记者在盐城市走访时看到,随处可见的大“风车”成为城市一景,但当地人都认为“盐城不缺电”。
“没错,盐城不仅有充足的传统能源,而且在新能源的发展使用上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和实力。”朱克江介绍:2015年盐城风光发电,占整个工业化城市用电消费量16%以上,今年将达到20%。这个数据表明,这种新能源的变革,在全国城市化进程中,是极具代表性的。
临近西太平洋的盐城,海洋生态是其他城市可望而不可即的资源,所以,积极引导沿海企业向园区集中,向大数据产业集中,是盐城的又一做法。
“盐城要追赶时代的步伐,绿色、生态发展是高效的、可持续的,作为生态产业发展的最佳配套,大数据产业当属首选。”朱克江认为,盐城已经找到并铆定大数据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路径,未来的产业规划,不仅与国家发展战略保持着同一个方向,还会将现代产业做出盐城特色和盐城发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