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成功基因:
研发投入占GDP3%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青松
瑞士成功基因:研发投入占GDP3%
提到瑞士制造,人们自然会想到鼎鼎有名的钟表。从营业额越过90亿瑞郎的斯沃琪集团旗下的欧米茄、天梭、浪琴、雷达,到年销售额逾50亿瑞郎的劳力士集团旗下的劳力士、帝舵,再到厉峰集团旗下的卡地亚、万宝龙、江诗丹顿……
然而,钟表仅仅是强大的“瑞士制造”的冰山一角。瑞士的机械设备、精密仪器在世界上都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多数人并不知道全球麦当劳餐厅厨房设备均由瑞士弗兰卡公司提供,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填写银行票据使用的都是瑞士锡克拜公司生产的绝密墨水……
一个人口仅有800万、国土面积仅有4.2万平方公里,且1/4领土还是山地的“小国”,瑞士因何成为一个全球的制造强国?
长期关注国外先进制造业的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陈乃醒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瑞士制造业强大的关键因素,是一直以来瑞士十分重视制造业的创新和资金投入。
数据显示,多年来瑞士每年的研发投入都保持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左右,不论研发投入总量还是人均研发费用,在发达经济体中都名列前茅。
具有世界级声誉的瑞士钟表业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多年来,瑞士钟表业始终坚持对品牌及科研、设计、技能培训和售后服务进行巨额资金投入,不断推陈出新。
此外,瑞士丰富的金融资源也为瑞士制造业提供了有力支撑。总共有300多家银行,是世界上银行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瑞士政府鼓励金融机构参与中小企业融资,为中小企业提供完善的融资服务。
正是在一系列综合因素的作用下,“瑞士制造”成了质量保证的代名词,瑞士制造业在全球确立了优势地位。
以瑞士制造业为参照,中国制造业则存在明显短板。据悉,中国正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明确指出造成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四个主要问题,其中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被放在首位。
“正是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不足,使得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陈乃醒说,“中国制造业唯有提高创新能力,才能在世界制造业的舞台上真正立足。”
对于“瑞士制造”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陈乃醒认为,中国除了要学习瑞士制造业的自主创新之外,还要学习瑞士坚持发展制造业的精神。“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服务业发展很快,短期内这是件好事。从长远来看,中国还是要靠制造业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