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顶层设计力推园区循环化改造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上接第二版)
我们重点开展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顶层设计和规划。从产业布局和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入手,做好区域层面和企业层面的实施方案,国家的顶层规划设计和实施方案方面,共出台了36项制度性的文件。二是就循环经济工业体系、农业体系和服务业体系进行了全面部署。各地方制订了相应的循环经济规划方案。通过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循环经济的示范城市,开展项目的关联配套互补,推动形成企业间的共生网络。
另外,在今年8月份,我们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研究制定了《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征求意见稿),《计划》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15年提高15%。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中国企业报》: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各行业的技术特征和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发展循环经济如何结合本地实际,对经济存量进行循环化改造,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构建经济的增量,探索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有效融合?
何炳光:首先,要依靠法律作为支撑。我们要运用法律法规,强化制度约束,建立循环经济规划制度,抑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许可管理办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发布了200多项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标准,初步形成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新形势下的思路。在新的经济背景下,明确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树立节约利用的新资源观。二是总结推广做法,并梳理出若干顶层做法,从经验目标、思路、做法、效果和适用范围进行分析,分批向全国相关行业进行推广。三是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启动《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修订,强化法律的约束力。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完善再制造产品的税收政策,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研究制定汽车、电子重要消费的循环利用框架。
其次,要坚持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科技部设立了清洁能源关键技术与示范标准,构建了循环经济决策支持系统。废弃物资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发布了电力、石化等重点行业和国家鼓励的循环经济。我们要发挥世界引领的带动作用,从国家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省市、企业各个层面,开展循环经济的示范试点,对于一些难点问题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进行先行先试,探索出适合地方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
创新机制建设跨区域循环系统
《中国企业报》:“十三五”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时期,我们要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创新资源绿色化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如何加强制度和保障,将发展循环经济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结合起来?
何炳光:未来将全面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落实废弃产品责任,结合不同产品的形式,创新实施基金制、目标回收制,增强基金的灵活性和指导性。
创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机制,推动重点再生利用产品、再制造产品的管理体制,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新型回收利用模式,发展产业服务,推动建立再制造管理制度;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园区改造为切入点,结合主体功能区的规划,科学规划统筹产业带、产业园区,打破地区的封锁,促进企业间、园区间共享资源,实现资源跨企业、产业、跨区域的循环系统。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推动绿色产业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到规划、建设、施工、运行各个环节,加强绿色低碳建设,扩大绿色产品在出口当中的比例。
完善循环经济的发展体制,建立完善以资源产出率、循环利用率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建立重要资源消耗、统计监测机制,发布不同层面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专业机构,通过共享的方式,支持专业化公司提供个性化的再制造服务,包括咨询、培训、管理、设计、交易多元化的循环经济市场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