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5版:循环之美·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5版            循环之美·调查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服务业 助推园区腾飞

生态服务业的崛起成为苏州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洪鸿

尽管“工业”二字容易让人联想到烟囱林立、工厂繁多的景象,但苏州工业园区从规划之初便不仅仅是着眼于打造一个“世界工厂”。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里已然建成一座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创新型、生态型、幸福型新城市,成为长三角繁荣的城市群落里一个独具特色的地标。

《中国企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前苏州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大拐点期,由于资源环境的约束,优势已不再明显,发展生态服务业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加速器”。园区自2007年底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列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产业园区以来,积极创新举措,大力探索循环经济新理念、新模式,走出了一条集“科技创新、经济循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于一体的发展道路。

园区可持续发展新引擎

国家环境规划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王金南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生态服务业园区建设应以企业为主体,以零售批发、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物流、旅游业等行业为重点,推进服务主体生态化、服务过程清洁化、消费模式绿色化。

对于苏州工业园区来说,生态服务业的崛起,无疑是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作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和引领区,苏州工业园区致力于打造“产业生态圈”、“创业生态圈”。在创新发展、“二次创业”的新征途上,园区制定了纳米技术应用、生物医药、云计算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计划,并通过创新平台和投融资平台的建设,以及大力实施自主品牌企业培育计划和扎根计划等措施,进一步加速生态服务业的崛起。

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园区还将进一步提速新兴产业,科学规划流通业布局,减少流通环节,发展多式联运,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提高仓储业利用效率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发展绿色流通业,限制高耗能、高耗材产品流通,鼓励绿色产品采购和销售。加强零售批发业节能环保改造,倡导开展绿色服务。推进餐饮住宿业绿色循环发展,实施绿色设计,绿色采购、节能降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进旅游景区建设和管理绿色化,引导低碳旅游和绿色消费。

多方位建设生态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致力打造“创客之家”,既然是为创业家们服务,就要想在他们前面。园区内,从行业背景看,有投资机构、有专注于互联网创业服务的;从运作形式看,有交流功能的创业咖啡型和办公+辅导的创新工场型,或者兼而有之。“在各色孵化器的帮助下,保证把创客偶然一砸的‘创意苹果’都能稳稳‘接住’”。园区相关负责人坦言道,因此,工业园区不断完善创业投融资生态,已建成“创业零成本,创新无极限”的投融资环境。与此同时,“一花独秀难为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大规模扶持草根创业,才能更快、更好地形成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圈,从而将创业项目上积累的量化优势转化为质的飞跃。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园区科技部门在淡化政府干预,强化社会力量介入。

2015年建成开业的苏州诚品书店,是台湾诚品书店在大陆开设的第一家分店。该项目不仅限于书店、咖啡馆和商场,还要打造“城市文化综合体”,以“人文生活的提案者”为定位,建成融合苏州本地精神的城市文化新地标。诚品书店创办人吴清友表示,诚品首次在台湾以外的地区进行展店计划,即选择苏州工业园区,主要是着眼于其宜居的优美环境和厚重的人文涵养,以及面向国际和未来发展的前瞻性。

“除了打造一个科技创新、经济领先的国家开发区,园区打造‘非凡城市’的题中应有之意还是一座时尚现代、有着人文关怀内涵、洋溢着幸福的‘非凡城市’。”苏州工业园区服务业发展局局长刘华眼中的“时尚现代、人文关怀”更多体现在文化这一城市软实力上。伴随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发展,苏州工业园区的文化产业亦不断凸显创意和时尚。

令人欣喜的是,园区在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创造了多个全国、全省“第一”和“唯一”,先后成为全国首个“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首个“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展试点”、唯一的“中新合作现代服务业创新试验区”、唯一的“商务旅游示范区”等,成为全省唯一的“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首批“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田”功能。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