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5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5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6年9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去产能见成效 煤价大幅上涨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剑波

2016年是去产能加速推进的一年。如今,距离国家发改委提出的到11月底基本完成全年煤炭去产能任务,只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2016年煤炭行业制定了2.5亿吨去产能目标,但上半年仅完成全年任务的29%。7月底,这个数字提升到38%,而到了8月底,煤炭行业去产能已完成全年任务的60%。去产能的进程正在加速进行。

9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8月份中国原产煤量数据。数据显示,8月份原煤产量2.8亿吨,同比下降11.0%,此为连续 5个月同比降幅超过10%。业内人士预计,9—11月煤炭行业将迎来产能关闭潮,今年煤炭去产能任务将能大概率完成。

去产能为首要任务

近日发布的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37元/吨,比前一报告期上涨了22元/吨,这一涨幅继续刷新2010年10月价格指数发布以来的单周最大涨幅纪录。至此该指数价格较年初371元/吨上涨了166元/吨,累计涨幅达到44.7%。部分指标的煤种,因供应量偏低,实际港口平仓价已经达到580元/吨。

我国的煤炭价格近期出现快速上涨,不少业内人士将原因归结于去产能。业界对此感到担心,煤价的一路飞涨,是否会动摇煤企去产能的决心。

对此,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强调,完成去产能任务是第一位的,价格的回升也要服从于去产能。此外,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均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去产能。

今年大部分时间煤炭市场围绕供给侧改革展开,压缩过剩产能、调结构、总量控制,严格执行276个工作日制度,使得上半年煤炭供应持续偏紧,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复工困难,春季因港口坑口煤价倒挂,煤企发运积极性不高,港口库存大幅低于往年,后期叠加了夏季用煤高峰后,供给进一步紧张,造成煤价飙升的格局。

9月8日,国家发改委专项煤炭会议落幕,而《稳定煤炭供应、抑制煤价过快上涨预案》的发布,否定了此前市场传闻的放开276个工作日制度,明确了第一批74家先进产能企业,建立三级响应机制,预案中提出“先进产能”煤矿月度产量调整不能突破330天产能,年度产量不突破276天产能,意味着煤炭月度产量波动将增大,但全年的产量仍将以276天标准执行,等于是对原有政策的细化,而非一刀切式的放开。符合先进产能标准的大型现代化煤矿将自愿承担稳定煤炭市场调节供应总量的任务,在市场供应偏紧时按要求增加产量,在市场供应宽松时按要求减少产量。

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煤炭行业去产能的攻坚战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针对煤价的过快上涨,国家发改委启动了抑制煤价的预案,适当释放部分先进产能,但是调整后的年度产量仍不能突破276个工作日核定产能。

并非暂停去产能

煤炭行业去产能并不是简单控制产量,还涉及去除低效产能,如关闭低效率、高污染的矿井,促使低效产能退出,这无疑对生态环境是重大利好。

当前煤炭行业并没有形成集体性的自律,煤炭企业一旦看到价格上涨,有利可图,就会扎堆加大产量,这是一种饮鸩止渴的行为。数据显示,今年合法产能为55亿吨,有效需求大约为36亿—37亿吨,产能压缩空间较大,煤炭仍然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也说明了煤炭价格的上涨并非基于煤炭供需关系的改变。

榆林市能源局局长秦林惠告诉记者,这次榆林煤炭领涨了全国市场,是榆林煤炭的终端市场建设和品牌建设的作用和国家去产能政策共同作用下发生的,但是总的需求并没有发生多少变化,要想真正从需求方面回暖,还得五年左右时间。

秦林惠表示,因为暂时的价格上涨,就要停下去产能的步伐,这显然是违背政策初衷的。这不仅会使早期的去产能成果付诸东流,更不利于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的稳步转型。事实上,预案实施是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推动的,这只是应对煤价上涨的短期措施,去产能的大方向、决心没有动摇。随着去产能的继续推进,未来一段时间内,煤炭产量与库存将会呈现回落态势,煤价也将维持在合理价位。

秦林惠认为,不宜过度解读此波煤炭价格的上涨,因为从全国发电总量、从煤化工方面看,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变化,煤化工传递出来的信息更不乐观。榆林市煤炭局转化科提供的榆林最主要的煤化工产业——兰炭产业的数据表明,今年几个月兰炭的产量与去年同比下滑7.6%,销量下降9.9%,价格也没有能与煤炭的上涨同步,相反出现些许下跌:大料价格下跌11%,小料下跌12%。因此榆林市煤炭局有关专家表示,最近的煤炭价格上涨对煤炭企业是利好,但对于煤化工企业却构成挑战:在产品价格不能上涨的情况下原材料上涨,煤化工产业需做好应对。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