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2版:企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2版            企业
 

2013年4月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企改革的方向仍然是政资政企分开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经济学家华生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敏

国企改革的方向仍然是政资政企分开

当年国资委体制的主要设计者、著名经济学家华生认为国企改革的方向是资本化,但不能一卖了之,国资作为全民的最后一块资产,不能轻易动用。华生认为:“国企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如何推进政资分开和政企分开。它们现在只是表面上分开了,实际没分开。”

《中国企业报》:您觉得下一步国企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华生:我认为现在可行的方向,而且需要大力去做的,就是重启这些年停滞的政企、政资的分开。政府跟企业不分开,政府跟资产不分开,国企改革就不可能推进,国资管理体制也没法完善。一些人认为,国资国企改革就是国企从所有的竞争性行业退出,就是私有化。我看唱这种自以为是的高调并不负责任。

首先,这个观点中央政府并不会接受,因为十八届二中全会确定的国企改革方向,就是真正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我认为这个方向还是很正确的,有些人对此有不同意见是可以的,但是应该去尝试、去努力,在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凝聚共识。而不是明显有积极意义的事情不去做、不想做,只去喊一些不切实际的、也未必正确的口号,结果反而可能成为改革的阻碍。

很多人说,国企应该退出竞争性领域,石油行业是竞争性的行业,化工行业是竞争性的行业,因此国企应该退出。那么,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把中国石油等大企业拆成小企业吗?我们知道,世界上石油公司都是大型企业,比如美孚、BP,如果国资从石油领域退出来,让外资、还是让私人家族接盘?出了这么多靠矿产资源发财的煤老板已经很不公平了,还非要再出一批更大的油老板?私人家族控制怎么保证不出现官商勾结?中国现在搞不了私人家族来垄断国民经济的企业,俄罗斯搞了,最后还要退回来,因为老百姓不干了。

《中国企业报》:近年来,把国企分为公益性和盈利性的呼声很高,您觉得对国企应该怎么划分呢?

华生:无论什么类型,企业就是盈利性的组织,要不然干脆搞慈善机构得了。国资国企肯定是全民的,不需定义,反对国企的人也知道这一点。比如说社保基金亏空,大家都说可以以国企股份来填补,因为都知道国企是属于全民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认为国有资产确实是一个储备资金,是全国人民的储备资金,现在看不出来,遇到危机就看出来了。希腊经济危机、财政赤字,怎么办?卖国有资产。但他们的麻烦是国资太少,没多少东西可卖。中国社保有窟窿了,大发钞票不行,多收税也不行,怎么办?大家也说拿国资来顶。国资是全民的最后一块资产了,遇到困难就可以拿来用的。

《中国企业报》:国资委在国企改革方面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呢?

华生:当年主张成立国资委是我们提的建议,还是1986年年初,我当面跟总理、副总理作了两次专题汇报,那时就提出要超越国企搞国资,资产资本跟市场经济是完全可以融合的,运作国资的思路就可以使政府从企业超脱出来。总体的方向就是政企分开,国家不要控制企业,作为出资人享有份额就可以了,政府也不一定绝对控股,有相对控股也可以,甚至有的也不相对控股,像国外搞的黄金股一样,有一个一票否决权也可以。这样国有资产就流动了,国有资本就可以有进有退,完全搞活了。具体的企业,政府不一定要去守住它,可以增股,也可以减持。所以,国资国企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政企、政资分开,然后国有资产资本化。资本化了以后,跟市场经济就完全融合了。具体操作就是国企整体上市,然后资本化、多元股份制,而不是一卖了之,全部搞成个人私有、家族控制。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