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李安喜的“敢与情”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于俊霞
有感于李安喜的“敢与情”
作为“铁人”,王进喜的“敢”是出了名的———1956年王进喜在玉门油田试验钻机“整拖搬家”;1958年,带领全队月钻井进尺5009.3米,创当时全国最高纪录;1960年王进喜带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
李安喜没有用身体搅拌过泥浆,但是他的“敢”丝毫不亚于王进喜。2010年7月,已经是广东政协委员、在茂名石化功成名就的李安喜接到了调任齐鲁石化的委任状———这一年,他已经57岁了。多年来齐鲁石化效益低迷,要想力挽狂澜、改头换面谈何容易,若换做旁人,完全可以说“不”。茂名石化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创新和风雨洗礼,管理与技术都已成熟,李安喜正是可以坐享功成的时候;若调任齐鲁石化,面临的坎坷与考验难以想象,若功败垂成,恐晚节不保。可就是别人不敢的事,他“敢”。李安喜临危受命,只留下这样一句话———“我是共产党员,党组织安排我到哪里,我就到哪里!我既可以在广东当水牛,也可以到山东当黄牛,只要组织需要,随时都能牵着走。”
在“敢为”的男儿气概背后,是李安喜血脉中流淌的铁血柔情。这个“情”字,让他花甲之年重回故土。这个“情”字,又让笔者想起了人民公仆焦裕禄。焦裕禄不正是因为一个“情”字,带领兰考人与荒瘠的土地顽强斗争吗!1964年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他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李安喜调任齐鲁石化时的风骨与这般豪言壮语毫无二致。
在李安喜重回齐鲁石化9个月的一天中午,他收到一位老同志送来的信,这封信终于让李安喜再难抑制久违的“情”,眼泪夺眶而出。执笔者是年过八旬的离休干部王福堂,他写道:您来到咱们齐鲁公司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不但效益超出了想象大幅度提高,而且解决了过去多少年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这些年老体弱的人,只能给您写封信,表达我们感恩之心,并教育我们的子孙后代听党的话,积极工作,报答领导的关怀……
李安喜脚下的这条路,正是王进喜、焦裕禄曾走过的那条路;可这条路,又远比那更崎岖。除了“敢”与“情”,面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形势,他需要运用更多的智慧去“严管、善管”,去改革创新,如此才能扛起央企的不倒大旗,才能让老企业焕发新的活力,才能让那些耕耘在齐鲁石化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收获平安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