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4版:宏观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4版            宏观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球经济“小冰期”和国内外贸企业生存环境的恶化,吞噬着外向型企业的利润,“稳增长”无法单纯寄希望于扩大外需来实现。另外由于服务业发展缓慢,加之企业库存积压严重等,制约了生产供给,影响了居民消费能力,使内需难有起色,因此拖累了经济增速。

内外需不振是中国经济放缓主要原因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敏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内外需不振是中国经济放缓主要原因

在刚刚闭幕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年会上,中国低于8%经济增速成为热议焦点。

近一段时间,关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报告持续公布,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被不断下调,10月9日,IMF将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速下调至7.8%。亚洲开发银行近日也将中国2012年GDP增速由8.5%下调至7.7%。正值欧债危机继续发酵、全球经济前景萎靡不振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经济体放缓前进的步伐,不能不引起各国的关注。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本质原因是什么?中国经济需不需要“稳0增长”?带着这些问题,《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了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

出口疲弱和企业去库存因素拖累经济

《中国企业报》:10月9日,IMF在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速下调至7.8%。这个数据比7月份时的预测值低0.2个百分点。您怎么看待这个预测数据?

赵晓:三季度以来,“稳增长”政策发挥效力持续低于预期,导致对冲经济下行风险不利。我认为,三季度GDP跌破7.5%的可能性较大。

作为稳定经济的重要工具,货币政策从三季度起偃旗息鼓,市场对于降准的预期屡屡落空,央行仅靠逆回购调节市场流动性。相比降准,逆回购具有更为灵活的特点,其主要作用在于短期缓解资金面的紧张,而降准虽然同样为释放流动性,但其政策信号作用要远高于前者。

《中国企业报》:您觉得增长放缓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赵晓:分析数据低迷的原因我们会发现,出口疲弱和企业去库存因素拖累了经济增速。

由于全球经济“小冰期”和国内外贸企业生存环境的恶化,劳动力成本上升、两税并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也吞噬着外向型企业的利润。这也直接导致了阿迪达斯、耐克等知名外企“外迁”。当前外需疲软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稳增长”无法单纯寄希望于扩大外需来实现。

另外,由于城市家电、汽车等市场需求趋于饱和,服务业发展缓慢,短期内很难产生新消费增长点。加之企业库存积压严重、生产成本上升、失业增多等因素,严重制约了生产供给(特别是对制造类行业),还间接影响到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和对未来消费的预期,扩大内需短期难有起色。(下转第七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