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5版:中国招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5版            中国招商
 

2018年7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招商方法论】

杨建国:招商应区域合作 与市场化手段并举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虹

王利博制图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时代背景之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强,相应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对此,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老杨会客厅》创始人杨建国表示,招商引资还面临资本回流等诸多难点,需要做好区域合作,用好市场化招商手段,做好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同步升级;此外,还应该孵化加速产业园区作用和功能,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政府招商

与委托招商并举

业内专家指出,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时代背景之下,既是新区域竞争的时代,也是招商观念和手段竞相升级的时代。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一直是招商引资的主导力量,决定了当地经济发展速度和资源供给量的多少,这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现在和将来发展的不变趋势。

杨建国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当前地方政府招商从总体上看,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政府招商;另一种为委托招商、中介招商。这两种类型下,每一种包含着很多细分类型及变化。政府招商层面,包括过去很传统的政策招商、产业招商、服务招商等。近年来,随着招商引资不断进化,各地政府在政府招商层面,又分化出了很多新的方式,比如产业链招商、图谱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主题招商、峰会招商等等。委托招商层面,包括推动招商引资市场化、委托商会和行业协会招商,以及委托中介机构及专业机构招商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地方招商在政府层面和市场化招商之间不断深度融合,涌现出了一些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招商模式。例如:类似华夏幸福和地方政府合作的联合招商模式、产学研政联合的孵化招商模式、产业基金招商模式、PPP模式等等。”杨建国指出。

“三招”

破解招商压力

不过也要看到,招商引资是省市县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能,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强有力抓手,同时也是众多政府工作的难点和痛点。

对此,杨建国分析,招商引资的难点首先是在宏观环境上,地方招商面临着以下三重压力:首先,主要发达国家企业、资本正在加速回流,外资撤资、产能回流加剧;与此同时,各个国家也纷纷祭出了“招商引资”的大旗,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在全球范围内争抢优势企业和资本;第三,全国各区域之间的招商引资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招商难、招商慢、招商层次低,是地方招商的共同困境。

谈及对策和建议,杨建国表示,首先是做好招商引资的区域合作,包括招商引资飞地模式,按照“共建、共管、共享”原则,不同地方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开展跨区域全产业链布局集群发展。其次,用好市场化招商手段,更好地借助外力,用专业的机构、专业的人员,以及更加清晰的权限,更好地挖掘招商潜力;第三,做好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同步升级,探索完善重大项目招商引资机制,推动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提升。

产业园区与

营商环境尤为重要

业内人士指出,面对竞争激烈的招商引资工作,各地方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创新方式方法,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水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项目支撑。

杨建国建议,从政府创新的层面,地方政府可以学习两个地方:

一是学习杭州。杭州推出了招商引资工作由“各自为战”向“全市一盘棋”转变,同时还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完善以质量和绩效为导向的考核机制,推动各级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做到重大招商活动亲自参加。二是学习淮阴。在招商引资方面,淮阴创造了招商引资任务“一下三年”的考核方法;将乡镇部门捆绑,从而更好地资源互补、互相促进等等。

对于未来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发展状况前景,杨建国认为,未来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过程中,营商环境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大。营商环境是当下地方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生产力和最大的动力来源。尤其是在地方招商方面,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生命线。营商环境的好坏,将决定未来地方政府的招商前景。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