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
要让科技扶贫大有作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许意强 梁隽妤
朱有勇 |
科技扶贫的核心,就是把科技创新成果与地区的自然资源、发展需求和群众诉求有机结合起来。真正让科技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不只是我们科研人员努力的方向,也应该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直呼吁要让“科技扶贫大有作为。”在接受《中国企业报》等媒体采访时,朱院士坦言,“当前有一大批的科技工作者都战斗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广大贫困地区的大地上书写。”
作为中国工程院云南扶贫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代表,朱有勇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蒿枝坝村进行驻村扶贫。据悉,蒿枝坝村与缅甸接壤,因为历史原因,村子很贫困。不过由于地处热带雨林区,地区自然条件非常好,温度高、光照足、水资源非常丰富,农民的土地很宽广,每个农民有6亩土地以上。
朱有勇介绍说,由于没有技术,这里的农民一年只种一次水稻,水稻收获以后什么都不种。面对这种情况,朱有勇的团队将冬季马铃薯这一科技成果拿到当地进行转化,2016年示范推广了100亩,每亩平均产3.1吨,卖价3000元一吨,一亩地农民收入为9000元。2017年推广2000多亩,接下来两年计划推广3万到5万亩,从而把冬闲田变成效益田、脱贫田。
最终朱有勇见证了这个贫困村从贫穷落后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变革,农民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朱有勇告诉记者,目前除了冬季马铃薯,我们的团队还在大力推广林下三七、冬早蔬菜等项目,助力当地发展质高价美的绿色农产品种植,让更多群众脱贫致富。在朱有勇看来,“我们既要带着科研成果去帮助村民发展产业,同时扶持中出现的状况又激励着我们进一步研究,真正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在过去30多年中,朱有勇团队的科研成果已经造福上亿农民。研发的“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在全国10省区市推广6000多万亩;研发的“物种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已在国内外应用于3亿多亩旱地作物。这两项技术都可以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能增产20%—30%。朱有勇认为,在科技扶贫过程中,众多的企业也扮演着重要作用,可以成为科技成果转化成农村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