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铝有个“百年愿景”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蔡钱英
西南铝员工在生产线上检查即将出口乌克兰的铝合金厚板表面质量 |
上世纪50年代,中苏签署的系列协议援建项目中,西南铝的前身——“甘兰铝镁钛加工厂”便是其中一个。随着两国关系的变化,项目被迫搁浅。1962年,我国决定自行设计建设并将厂址迁至重庆,至此拉开了新中国铝加工业的创业史。
“一定程度上说,西南铝代表了我国铝加工的综合实力,她的改革发展是中国铝加工业不断壮大的一个缩影。”西南铝党委书记、董事长尹雪春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作为我国为生产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所需大规格、新品种、高质量铝及铝合金材料而建设起来的大型‘三线’军工配套企业,西南铝可谓应国家需要而生,历经风雨而成长。”
居安思危
走好新的长征路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经济转型升级难度大、问题多,市场低迷状态仍将持续。铝加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产品供求矛盾突出,竞争激烈。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西南铝今年一季度完成商品产量23.5万吨,同比增长1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029万元,实现首季“开门红”。
“虽然去年西南铝实现了利润目标,一季度取得‘开门红’,但不代表我们就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企业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百舸争流,慢者淘汰’。”尹雪春表示,50多年的光荣传统,三次创业史奠定了西南铝的地位。“集团公司要求我们大力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认为,建设世界一流铝加工企业,就是我们当代西南铝人新的‘长征路’”。
面对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市场挑战,尹雪春认为“长征精神”在西南铝并不稀缺,成就“百年老店”恰恰需要“长征精神”。
“我们要打造‘百年老店’,就要做到基业长青。只有审时度势,在传承老一辈西南铝人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西南铝人的‘三股劲’敢为人先的闯劲、挑战极限的拼劲、持之以恒的韧劲精神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始终引领中国铝加工业潮流。”尹雪春说。
西南铝在今年初确定了提质量、降成本、调结构、促改革、增收入、控风险的工作主线,以此应对严酷的市场形势。
“我们今年明确了六项重点工作:一是创新营销策略,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二是创新生产组织,不断提升保供能力;三是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改革改制;四是加强质量管理,大力强化品牌效益;五是加强科技创新,切实增强竞争实力;六是加强精准管理,深入开展降本增效。”尹雪春告诉记者。
加强党建
深植企业文化之根
国有企业党组织与企业同时诞生,几十年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无论是在艰苦的创业期间,还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痛苦蜕变阶段,以及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发展壮大过程,党组织都起到了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
“文化是一艘船,党建工作则是帆。没有了帆的指引,船的航行就会失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优势,这个原则不能丢。”尹雪春认为,只有把党建工作融进企业文化中,把管理融进文化中,才能使空间更大,视野更宽,招数更多,才能把企业管理好,“如果没有文化的大背景,没有文化的‘根’和‘魂’,谈企业管理就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欲速则不达,甚至容易走偏。一个企业的装备可以复制,技术也可以拿来,但是最不能复制和拿来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则是企业文化”。
尹雪春提出,党建工作要坚持“融入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处理好“体”和“魂”的关系,开展“强体铸魂”工程:做强就是强筋骨——夯实管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与国际接轨;做优就是提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党的建设,建立独特竞争优势;做大就是灵与肉有机融合——提升综合竞争力,不断发展壮大。尹雪春强调,党建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思想文化层面的工作,需要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和“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守。
目前,西南铝已悄然掀起了一阵建设学习型企业热潮,上至党委中心组成员,下至基层一线员工,公司上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十分浓厚。
对此,尹雪春告诉记者,建设学习型企业是西南铝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铝公司工作会精神,借鉴世界先进管理理念,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做优做强做大的重大举措;是公司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实现自我调整和改革,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他指出,西南铝发展到今天,得益于持续地学习与创新。未来,西南铝要实现“争创世界一流、打造百年老店”的共同愿景,需要持续推动学习型企业建设,打造企业内生动力。要通过建设学习型企业,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潜能,增强企业的学习力、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要让员工在学习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不断提升自我,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