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识别商用尴尬 应用场景垂直化路有多远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星平
没有一个时代会像现在一样,人们对自己的语音如此感兴趣。语音识别行业玩家越来越多,竞争也不断升级。但语音识别并没有展现成为新一代主流交互方式的迹象,更多时候还只是成为厂商炫技的手段。如何让应用场景合理化,提高语音识别商业化,已经成为行业内所有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语音识别成新入口
事实上,语音识别并不算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早在20世纪70年代,语音识别就开始利用统计法和数据建立模型发展。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人工智能概念的火热,语音识别行业迅速崛起。据 TechCrunch 统计,仅美国至少就有26家公司在开发语音识别技术。
就在苹果、谷歌等海外科技巨头纷纷推出自己语音识别产品时,以BAT为首的国内企业并没有放弃发展语音识别技术的机会。百度研发出了深度语音识别技术,阿里日前也推出了人工智能系统,腾讯则表示要打造通用AI,其中就包括语音识别领域的智能硬件。此外,科大讯飞、小i机器人等也推出了自己的语音识别产品。而思必驰、云之声、中科信利等一批创业公司也在语音识别领域发力。对于越来越多的资本投入这股浪潮,相关业内人士表示有跟风的嫌疑。但某行业巨头高层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很高兴看到这个产业目前受到的关注。
在资本的推动以及市场的热捧下,语音识别的商业路径逐渐打开。微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俞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很多应用场合,语音识别是一个入口。没有这个入口的话,大家都会觉得这个智能机器不够智能或者与这个智能机器交互会有困难。
入口向来是科技企业必争之地。一旦有一家企业在语音识别中获利,随后便会有很多企业蜂拥而上,生怕错过了这次瓜分“蛋糕”的机会。一时间,各种类型的语音识别产品相继发布。从目前市场表现来看,这些语音识别产品的市场可开发性还很大。
今年6月,KPCB合伙人、“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在互联网趋势报告中特别提到了语音,指出这种技术正在被重塑,成为人机交互的新范式。智能语音语言技术的发展让机器可以真正做到从能听会说到能理解会思考,语音识别前景广阔。
前述高层表示,在新兴的万物互联时代需要新的交互方式,我们将开始从智能手机的触摸模式转向智能家居所必需的远场语音交互,这样的交互一定需要智能语音语言技术作为支撑。
应用场景将垂直化
语音识别前景无疑是美好的。根据业内预测,未来三年左右的时间内,全球移动智能终端90%以上将配备语音功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企业级服务、汽车智能化等将成为智能语音的重要应用场景。
但是现实总是会和梦想有一定的距离。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语音识别系统还只是服务于社交软件上的语音转化文字功能。虽然多家语音识别生产厂商都表示自己技术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难免还是会出现延时和不准确的问题。
此外,每次在企业发布语音识别新品时,都会出现“淘汰速记”、“速记失业”等行业颠覆式的说法。事实上,目前语音识别对速录师的“威胁”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我看到过开发语音识别的单位发布过在活动中应用的广告,但在我们的实际工作领域,还没有看到过语音识别的应用。”曾获两届全国速录大赛冠军,高级速录师刘凤鸣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随着行业“马太效应”逐渐明显,大多数创业公司想要寻求更多的生存机会,就需要避开行业巨头的优势领域,开辟新的市场。目前已有不少创业公司正尝试这种做法。例如思必驰专注智能家居服务、云之声大力推进车载语音等。
“未来语音识别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垂直化。例如要加入到速记这一块市场,必须瞄准‘音质可控’的细分市场,以及开发相应的速记辅助模块。”刘凤鸣说。
这样的观点也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同。前述高层也认为,垂直化的商业场景有利于深耕市场,更好的接近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