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信息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信息产业
 

2016年12月1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知识付费崛起成趋势 诸多难题尚待解

喜马拉雅FM、分答、知乎live、微博问答等纷纷抢滩付费市场

来源:中国企业报  

王利博制图

本报记者 郑翔宇

最近,提倡硬件免费、共享生态的乐视正陷入危机,曾经的免费时代也在发生转变。音乐、软件、视频不要钱的时代正在远去,如今这些领域相继推出收费服务,互联网知识付费服务成为一种趋势。

从免费向付费的转变

过去互联网的商业逻辑是打出“免费”的口号,以此吸引大量用户。这种免费场景的背后,又流露出互联网公司的辛酸。整个互联网呈现低水平竞争的状态,持续的价格战让整个互联网生态坠入陷阱,并产生一种恶性循环。特别是中小型互联网企业,免费浪潮很容易将其吞没。

如今互联网时代正朝着付费模式转变。从早期的“百度知道”到如今的“分答”、“付费阅读”,互联网时代究竟经历了什么?

目前,市场上有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FM”,语音问答平台“分答”,知识分享社区“知乎live”,知识订阅产品“得到”。这四种模式的平台在各自的领域上深耕。据12月3日喜马拉雅FM公开表示,123知识节上喜马拉雅平台当天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其中马东领衔的《好好说话》以单日销售额555万元夺冠,喜马拉雅App跃居AppStore畅销排行榜Top5,到2016年10月为止喜马拉雅FM用户激活量突破3亿,认证主播数量超过10万,入驻媒体超过200家,市场占有率则达到了70%。相比吸引眼球,更多的则是刹不住车的用户付费订阅量。

暨南大学教授、新媒体研究专家谭天对《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过去用户似乎都已经习惯通过各种各样的网站免费获取知识,而各种知识问答也只不过是门户网站获取流量的产品而已,大多数资源都是开放式的。互联网知识传播没有找到自己的商业模式,变现方式还很薄弱。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小额支付的推动,知识产权意识的强化,各种付费课程、知识内容打赏接踵而至。“知乎”的上线,果壳网推出的“果壳问答”,知识问答正式走向商业化,“知识付费”模式开始真正形成。

谭天认为,“在共享经济背景下,知识传播的市场化似乎是一个必然趋势,平台要发展,盈利是必要的、也是迟早的事。”

最近,新浪微博宣布将推出“微博问答”功能并且已在内测过程中,这也是继2016年10月推出“红豆live”之后为了抢滩知识付费市场的又一动作。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微博的此次布局表示看好,“微博最大优势就是用户基数庞大,如何变劣势为优势,是微博借‘内容’起飞的关键所在。”

宋清辉还告诉记者,“知识付费意味着人们对高质量知识内容的渴求,也是对知识的尊重,有迫切需要的人自然会乐于付费。社交网络开始为好知识付费是大势所趋。在互联网惯性下,内容、社交、付费,三者完全可以兼顾统一。”

知识付费存在不少难题

目前,外界仍有很多声音看衰知识付费,认为知识付费仍然存在“虚火过旺”、“火一把就冷”等问题。甚至有行业观察者认为,在互联网的世界,基础服务免费,增值服务付费,这才是基本的商业逻辑。互联网版权估计在几年内不太会有什么进度。某知名自媒体平台也曾发过类似的文章,表示知识付费只是看上去很美。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知识付费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的,知识付费之路或许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的确,从长远发展来看,知识付费还存在不少的难题。谭天告诉记者,“中国用户的付费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热度还难以维持,这是目前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用户的付费习惯的培养是需要日积月累形成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发展方向及尺度的拿捏。”

此前王思聪在分答平台以“网红,投资人,哲学家”标签开了账号,他在分答上不到2分钟收益2万元,不到一天收益超10万元。累计回答了32个问题,更是吸引了近6万人前来收听,总收入超25万元。因为王思聪,“分答”当天增长了10万量级的付费用户。而这更多的是名人效应,娱乐效应。以知识变现作为宣传点的分答,存在大量娱乐化的内容,这也令不少专业人士对其持观望态度。

谭天也向记者表示了他的担心,“娱乐化的现象在目前的知识付费平台尤为突出,而短时间的窥私欲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大家在这种似是而非的问答中玩的热火朝天,而将知识传递的真正价值推的越来越远。一旦运营者丧失了清晰的定位,真正的知识提供者将门可罗雀,这款产品也就失去了真正意义,面临着结束。”

宋清辉还表示,知识付费意味着人们对高质量知识内容的渴求,也是对知识的尊重,有迫切需要的人自然会乐于付费。但是,只是到底值多少钱,目前尚无可以量化的方法。目前来讲,知识付费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的过程,不宜操之过急。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