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跨界忙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少杰
从地方“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企业引进来到“走出去”,从产业分工到产业集群……一系列发生在农业领域的巨变,预示着现代农业正演绎着一场“跨国界、跨地区、跨行业”合作共赢盛宴。
各地竞相“结对子”
近日,陕西省政府与云南省政府在昆明达成共同促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两省将开展农业高新技术协作、现代农业经验交流、搭建特色农产品专销平台、共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果、推动农村水利合作。两省将在省会城市主要商业区建设特色农产品联展平台,并在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制定对等优惠补贴政策。
陕西与云南都是区域性农业大省,都在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双方有许多农业发展经验可以相互借鉴、农业技术可以相互交流、农产品可以相互补充。此外,陕西作为倡导发起的“南北名优特农产品联展平台”,目前已经得到海南、福建、江西、云南等省的积极响应与合作。
而在此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哈尔滨举行,由此拉开了两省区加强农业合作共同发展的序幕。
在此之前,山东省供销合作社与山东省科技厅达成协议,深入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合作。此外,山东省供销社还与京东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强强合作,共同推进山东现代农业发展。据京东商城华北区总经理邵继伟介绍,京东集团和山东省供销社双方将在战略、资本、业务三个层面开展全面合作。
《中国企业报》记者经梳理后还发现,由现代农业搅热的跨界合作“大戏”,不仅仅局限于省与省之间,还有更多是活跃在地方与国际、企业、科研部门间的“结对子”、促发展上。
有资料显示,在去年举办的第22届杨凌农高会国际合作周系列交流活动期间,共有11家以色列知名农业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技术及产品推介,涉及水资源管理、节水灌溉、现代牧场管理及园艺等领域。来自陕西省内及兄弟省份的近50家企业与以色列企业进行了对接洽谈,达成合作意向20项。
“大农业”未来可期
有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地区通过在国内展开跨区域、跨行业对接现代农业合作,一方面,可共同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应用多种学科指导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当地现代农业(园区)发展。
比如从“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的签约中我们看到,京津冀未来将围绕现代农业,三地将发挥农业优势资源互补,深化发展合作。
按照协议内容,天津市将与河北省从加强环天津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建立休闲农业合作联盟八个方面强化合作。天津与北京将就加强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农业国际经贸合作、加强农业农村工作协同发展等方面发挥京津双方比较优势,推进京津都市圈现代农业发展。
不仅如此,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还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方式。比如四川,在去年举办的四川农业合作发展大会暨农业博览会中,该省大力推动四川省与国内外的农业合作,扩大农业多领域多渠道投资。当时,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贸机构、企业参会参展,首次设立东盟、南亚、欧美等6个国(境)外展区。四川为此推出农业农村投资项目1229个,投资需求3687.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