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中国园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中国园区
 

2016年1月1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首都功能退出”倒逼房山园区走高大上路线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蕾

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推出不仅惠及环北京地区,更为北京市当地的产业园区发展带来了全新的路径机遇。

目前,针对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发展机遇,位于房山区的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正在积极转型,逐渐探索出一种首都园区优化发展模式。

房山的新名片

“北京的楼有多高,房山的坑就有多深”,这句玩笑话正是当时房山产业特色的真实写照。

位于北京西南部,曾是著名的“煤炭之乡”和“建材之乡”的房山区,早在2000年之前,煤炭和建材产量约占全市的70%左右,资源型产业长期以来为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些年,房山区一方面下大力气关闭所有煤矿,一方面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自身特色,建立了以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为代表的一批高端产业集群。

“高端制造业基地”由此成为房山的一张新名片,这也是房山转型发展的驱动和缩影。

入驻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巨无霸”长安汽车,那是5年前的事。

目前,项目一期已经建成投产,主要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据目前数据,长安汽车整车生产可突破20万辆,产值200亿元。

有了长安汽车项目“托底”,北京市政府、房山区政府分别与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在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再建立中国北车北京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

产业园建立以来,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把准“高端”内涵,注重高精尖,要求入驻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引进了翱翔通风、九州一轨、博曼迪、乐利荣、金鹏达等一批优质项目。

同时建设了配套路网、供电厂、供水厂、再生水处理厂和城市基础功能设施,不断完善园区配套,为下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园区“革命”

2015年,中央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首都功能定位。

“很多原来可以做的事,以后都不能再做了。”按照规定:凡是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律不予批复、不再建设,原有不符合功能定位的,要视情况逐步退出。

这对北京各区县、各园区来说,无异于“一场革命”,房山也概莫能外。

2015年年底召开的房山区委七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建设“一区一城”,即现代生态休闲新区、中关村创新城。这个被认为是“新房山”建设,为此,他们要全力将房山打造成京保石(北京—保定—石家庄)发展轴上的桥头堡。

“新房山”概念既出,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无疑就成了房山区“一城”建设中的重要载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更大,由此可以预见的是,园区的企业入驻,标准会更加严苛。

“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一直以来都面向的是高精尖,不高端的我们坚决不要,所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我们来说影响并不是负面的,反而会给我们带来更大机遇。”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管委会办公室主任赵晋对《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到。

不过,基地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首都地区园区优化发展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

三股带动力

对于高端制造产业基础的转型,市、区两级政府都在积极谋划。

“要抢抓南北车合并机遇,积极协调中国中车,退出高铁列车整车制造等传统产业项目,着力引入中低速磁悬浮、刹车系统、信号系统、集团研发中心等符合首都核心功能定位的高精尖项目落户基地。”这是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近期到房山区调研时说的。

隋振江的话在园区和企业里有了落点。

长安汽车的管理人员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要求,长安汽车计划引入工业4.0智能化系统,提升科技含量,将研发中心、高端自主知识品牌乘用车销售中心、营销中心及其他高端服务配套纳入规划,把长安汽车北京公司真正打造成兵装集团的旗舰企业。

为做好项目承接,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还将建设“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研究院规划占地180亩,包括12个独立分院,配备专家公寓、中试厂房、会议中心、多功能厅等,这些即将投入运营。

据了解,北京大学应用学科学实验室也将入驻研究院,这对高端人才、顶级科研团队、优质配套资源等将产生虹吸效应。对此,赵晋分析认为,不同力量的汇聚,将起到“1+1>2”的效果,这对推动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实现跨越式发展,助推中关村南部科技创新城的崛起,将形成叠加效应。

对于未来基地的发展,赵晋认为,基地应暂时停止土地的上市工作,为研究院未来的扩展保留充足的发展空间,引领中关村南部科技创新建设快速崛起。

“基地通过打造以长安汽车、中国中车、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三大龙头产业为支撑,以九州一轨等高新技术企业为补充的产业结构,重点引进医院、学校、研发机构、总部经济等非首都功能。”赵晋说,依托中关村,承接一批来自核心区的优质的、高大上的外迁项目,以此优化基地产业结构、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