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9版:辽中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9版            辽中报道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北振兴语境下的“辽中范儿”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江金骐

曾经也是困境重重,曾经也是“压力山大”,但辽中人凭着智慧和勇气,把“冰点”变成了“热点”:创建了全国唯一的近海经济区,拥有了东北内陆唯一的综合保税区,建设了国家级环保产业示范园,扛起“东北生态第一县”大旗……这些近几年才发生的事,是辽中借助全面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借助辽宁沿海经济带开放的“双重机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中探索出的一条发展道路。

辽中只是沈阳市下属的一个县,如果说“振兴东北”是个宏大命题,那么“辽中重生”则是点上文章。《中国企业报》多路记者通过对辽中的采访,发现辽中人在抓发展时,一是对“战略机遇期”保持着敏锐的认识,二是想方设法扩大“辽中优势”。而这种优势的放大,很多是借助园区载体来完成的。

园区能否成为东北振兴的新抓手?不仅辽中做出了回答,在辽宁、在东北的其他地区,部分“先行先试、先发制人”者也都做出近乎肯定的回答。比如,与辽中相望的沈北新区,从成立到现在,满打满算也才8年时间,但沈北新区已经成长为沈阳乃至辽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沈北的“新区经济”和辽中县的“近海经济”,虽然各有定位,但都聚焦了很多人的目光,它们都成为东北振兴、未来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样板。

无论是辽中还是沈北,都在以自己的发展成果,证明了园区经济的巨大带动力。这一点,正在形成自上而下共识。

从上而言,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意见》就提出,要研究推出新措施,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试点政策,向东北地区推广,在东北地区率先启动创新企业百强试点,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措施。

从下而言,新一轮东北振兴计划,给各地带来了均等机会,但能否抓住,关键看资源的整合能力,看当地产业的转移升级能力,而资源的整合与产业的升级,二者的关联点很自然地落在新区。

新区“新”在哪里?当然不只是成立时间的长短,而是“大胆创新、先行先试”的勇气和魄力。

在辽中,在“近海经济”的带动下,按照工业立县、农业强县、物流兴县、生态建县的总体思路,县域经济发展跃上了快车道。在沈北,为激发政府和市场活力,沈北新区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由最初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经营模式,到在全省率先开展公务员聘任制试点;从实行“批管分离”的大审批、大监管、大执法体制,到创新民营企业扶持模式等。在创新中,新区“试”出了政府和市场的新关系,而创新也成了新区发展之魂。

不仅是县域经济,在东北全局,园区经济也成了发展主线。

在辽宁,除了辽中和沈北为沈阳的园区做足了文章,辽宁还研究推动其他符合条件的城市设立国家级新区,推动沈阳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业园区建设,积极研究在东北地区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在吉林,长春是东北地区发展园区经济的一个生动案例。在此之前,长春的经济发展一直过于依赖工业。近两年来,长春市重视发挥科技园区的带动作用,以长春北湖科技园为主要载体,积极发展“吉林省集成创新综合体”,一些重大项目相继落户科技园区。据统计,仅2014年长春市科技型“小巨人”企业数量增长24.11%,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提高到25.7%,产业园区的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明显。

在黑龙江,依托地区优势和特色,全省集中推进了23个省重点产业园区建设,经过4年多的滚动发展,园区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撑。

当然,受全国经济转入新常态的宏观性影响,也受东北地区遗留问题的历史性影响,2014年东北三省的GDP增速到底还是迎来了整体塌陷、“滑出底线”的尴尬局面。针对辽、吉、黑三省遭遇的“重回冰封”和“断崖式下跌”,有专家将其归纳为三个原因,一是思想观念落后,二是体制落后,三是产业结构落后。

众所周知,作为“共和国长子”,东北不差“硬件”,差的是“软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基础设施,不难在短时间内建设起来,但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发展意识、创新体制、服务能力以及管理水平等软环境,却无法一蹴而就。

一种事关社会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建设,单靠一个个企业单打独斗很难奏效,而是需要众多企业集聚发展才能“合力生成”。所以,2015年以来,在东北振兴的重点工作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不断被提起,那就是重点支持东北地区建设开发开放功能区。此项工作的题中之意,就是要以此为平台,借助“叠加机遇”,发挥积聚效应,补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短板。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