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深度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路低迷的企业 如何才能有所作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李宏

东北地区曾是中国现代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摇篮,国企甚多。大庆油田、鞍钢和一汽曾是中国石油、钢铁和汽车产业的光辉旗帜。然而,进入新世纪后,发展转型压力逐渐增大。

“东北振兴”第一个十年主要是给东北经济补充营养,体质增强后第二个十年振兴就要动大手术。东北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强大。东北如果没有世界级的跨国公司,就不能发挥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积极影响。承接国际重化工基地的产业转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希望所在。第二个十年振兴之际,“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等新技术带来的新业态、新模式,也给东北经济真正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前十年基本上是解决外围的一些问题,现在谋求解决深层次的矛盾。”辽宁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万强对媒体表示,希望新十年通过国家支持彻底解决老工业基地的历史遗留问题,真正实现企业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

从当地政府来讲,为企业服务创新的主体就是政府,只有继续深化政府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才能解决政企不分的问题,才能硬化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特别是要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找到一条真正的转型升级之路。为企业保驾护航,应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要加快传统国企改革,发展民营经济等新型经济,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将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东北三省国企占比高,国企改革存在巨大的空间。尤其是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也在加快,东北三省各级政府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国企的改革力度,鼓励企业改制上市,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实现企业的转型发展。监管和司法部门对不作为或乱作为的政府官员,应加强监督问责机制,对违反党纪国法的害群之马,坚决追究法律责任。

从当地企业讲,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国有企业占据重要地位。如何提高国有企业效率,重振国有企业雄风,是东北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些“共和国长子”亟须放下身段,研究市场、深耕市场,根据市场需要调整生产。辽宁奥克化学公司董事长朱建民说,东北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要有关键之举,更要在思维观念这个关键环节上有所突破。例如,在国企改革等领域要摆脱思想束缚,迈出更大步伐。在经济下行过程中,要保持定力,明晰地位,不能慌慌张张。还要防止另外一种倾向:东北的装备制造和重化工业的优势,在全国举足轻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不能因为暂时性的困难,就改弦更张。

大连重工起重有限公司高级工人技师王亮说,应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大胆尝试、先试先行,支持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并购重组步伐,加快落实企业核心骨干人员股权激励相关政策,以稳定队伍、激发潜能、共谋发展。

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因此,东北地区的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应抓住全面振兴东北战略这一机遇,积极利用中央优惠政策,严格依法依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面向市场,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加强企业管理,靠市场配置资源,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结构升级。

今年5月,国务院公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用新技术手段改造传统制造业,打造智能制造。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类企业来说,急需在生产销售等链条上引进“互联网+”、云计算、3D打印等新技术。在企业运营管理上也需要运用新技术,通过智能制造把企业做大做强,提升综合水平和竞争力,给东北传统制造业大省带来一次新的飞跃,把制造大省变成智造强省。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挥东北自身在重工业方面不可比拟的优势,依托原有重工业发展的技术与人力资源,扬长避短,做强做精装备制造业,比如高铁、核电,增强技术革新及产品创新,真正实现东北装备走向世界。长春新大石油集团董事长刘桂凤说,前几年公司遇到转型升级压力很大。但在困难面前,公司上下咬紧牙关坚持,耐心寻找机遇,陆续投入5亿元完成了设备升级改造,如今已经走上正轨。与一个个企业相比,老工业基地的升级改造困难更大,但两者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一定要有耐心,一步一步向前迈进,绝对不能急躁。沈阳鼓风机集团齿轮压缩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强说,任何国家、企业都不可能始终直线上升,就像汽车跑到动能不足时需要加油,手机需要充电,只要在一定的速度下练好内功、打好基础,使自己能力提升了,质量优化了,完全可以在新的平台上再出发。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