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振兴”12年考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祝辉
王利博制图 |
近期,关于“东北三省多地统计数据‘注水’,惊动中央巡视组”的消息开始在媒体间蔓延。为此,新华社专门撰写时评:“东北振兴须‘甩干’数据水分”。而此时距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开启正好一个轮回。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同年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成立。至此,声势浩大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拉开帷幕。这是继“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我国区域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
“资源魔咒”
即使没有数据“注水”,东北经济发展似乎也陷入了一定的困境。去年以来,受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影响,东北经济增速回落。2014年,辽宁、吉林、黑龙江的GDP增速分别为5.8%、6.5%、5.6%,位列全国后五位。而今年上半年,三省增速为2.6%、6.1%和5.1%,均低于全国水平。至此,已开展一个轮回的“振兴东北”战略的成败结果开始引起社会关注。关于“东北衰退”、“东北沦陷”、“东北振兴战略失败”的言论开始蔓延。为此,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曾于今年8月表示,不同意“东北振兴战略失败”的言论。他认为:“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结构调整、改革开放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一方面,从数据结果而言,东北发展似乎已陷入“振”而不“兴”的困局。但另一方面,从综合结果而言,李朴民所列举的经济社会发展、结构调整、改革开放等较难量化的评判标准,确实又给“东北振兴战略失败”的言论有力的驳斥。一时间,“东北振兴”出现了一种“不成不败”的结局。这也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成因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当然,东三省作为“共和国长子”,对于其发展难以用成败论英雄。“长子”身份已经确定了其在整个国家发展中的身份和任务的复杂性。但也就是“长子”的角色定位注定了其现今的发展困境。
作为“长子”,东三省先天拥有优良的资源条件。土地资源方面,当地谚语——“插根筷子也能发芽”已形象地诠释了东三省的土地资源肥沃。林业资源方面,东三省的森林总蓄积量约占全国的1/3。能源资源方面,我国有三大油田(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和吉林油田)分布在东北。在已探明石油储量中,松辽平原占全国石油储量的一半左右。
自然资源的禀赋带来的是政策资源方面的倾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东三省也一直享受其他地区较难享受的政策资源。据了解,在建国初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有52个项目部署在东三省,有10万转业官兵留在了北大荒开垦。鞍钢、长春一汽、沈阳机床等代表我国制造业实力的大型国企也在建国初组建,并发展壮大。东三省的部分城市也正是依托这些大型能源基地或大型生产基地而兴起。这种政策倾斜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时期。
“去咒”良方
作为“长子”,东三省在享受先天资源的同时,也承担起了建设国家的重任。矿产资源的丰富,再加上钢铁、汽车、飞机、军工、重型机械等大型制造业在东三省的布局,使其成为我国的“工业摇篮”。鼎盛时期,我国曾有百分之九十多的重工业基地一度分布在东北三省。
但资源禀赋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就像一把“双刃剑”。长期依靠某一先天资源的地区,一旦该资源枯竭或失去原有价值,那么该地区将面临发展的困境。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工业化进程放缓,习惯于“长子身份”的东三省原先依托的资源优势不再,陷入“资源魔咒”,面临转型困难。特别在上世纪末的国企改革大潮中,习惯于体制内生存的东三省的国企官员和工人难以适应体制外的生存状态,导致大批人才外流和下岗职工的生存危机。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后,东三省的经济取得了较快的恢复。但依旧未能摆脱“不靠资源靠什么?”的“资源魔咒”。为此,东三省的官员和学者苦寻“去咒”良方,“调结构”、“转观念”、“促创新”是大家普遍认同的“去咒”良方。但这一良方似乎在全国通用。
2003年以后,全国汽车产业和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拥有汽车生产资源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的东三省借此得以快速发展。人们一度认为,东三省已经摆脱“资源魔咒”。可当全国房地产市场和汽车产业的增速放缓时,东三省的经济增速也随之放缓,从一个“资源魔咒”陷入另一个“资源魔咒”。
近期,“东北振兴”战略再次启动。李克强总理找准了东三省“资源魔咒”的根源,在今年7月主持召开的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会议上重点强调:“振兴东北要依靠国家支持,但最终还要靠改革激发东北的内生动力。”
那么,什么是东北的内生动力?如何激发这些内生动力?沈阳大学经济学院的赵立红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强调促进民营经济和循环经济,推动创新。” 赵立红的观点得到国家发改委振兴司司长周建平的佐证。周建也认为:“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市场活力不足,全社会创业氛围不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