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调查
 

2015年3月2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招商引资不能再搞“招来死”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江金骐

招商引资不能再搞“招来死”

舟山市最终会不会让两家农批市场“齐头并进”,我们在此不好推测,但从记者调查中我们能看出,第一个来此投资的三农公司现在“很受伤”,一是因为当地政府针对合约做出另样解释,二是因为公司在投入亿元真金白银后,步入“是进亦忧退亦忧”的尴尬境界。

众所周知,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都颇受地方政府重视,有些地方甚至为官员招商制订了严格的考核标准,由此足见地方政府对招商引资之迫切、之重视。然而,有另外一种声音、另外一种事实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业内人士称之为———开门招商,关门打狗。

招商引资前,招投双方都有一个谈判的过程。作为引资方,在谈判时说好给予投资商合理的土地政策、减免的税费优惠、完善的配套设施、后续的招工组织等等,其言之凿凿,其情之切切,常以拍胸脯作保证,目的是尽快签下合同,促成项目落地。但是,项目一旦进来,有的地方政府要么急于获取利益,食言自肥;要么罔顾企业感受,单方违背合约精神,或篡改游戏规则,或牵强解释合同。还有一些政府部门的经办人员,以收缴税费为名“吃拿卡要”,更有明火执仗者,甚至逼走无奈的投资方。针对这些问题,网上有人将某些地方政府的招商套路做出四字总结:一是“骗”,即承诺政策优惠,热情骗进;二是“拖”,即招待热情,落实推诿,承诺一拖再拖;三是“冷”,即事难办脸难看,态度逆转;四是“关”,即关门谢客,不闻不见。

招商引资本来是政府行为,政府行为的最大特点是公信力和权威性,但是,当参与这项工作的某些政府官员们,当有一天他们认为,招商引资的更大意义在于个人升迁时,招商的味道也就发生了变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就开始退化,重招轻养的现象就开始显现。在这个过程中,行政权力甚至被部分人异化为伤害手段。

换位思考一下,当外来投资者满腔热情将大把钞票投入后,政府就来个“大变脸”,不仅忘却曾经的热情,还撤回曾经许诺的优惠条件,对投资商来说,还有什么比“投不投都是损失”更无可奈何?

在新一轮的发展中,产业转型升级不可逆转,与之相应的招商引资也出现了新特点,但是无论变化有多大,只要招商引资还需要,招商与安商就永远互为皮毛。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