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两会·中国产业园区2015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两会·中国产业园区2015
 

2015年3月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产业园区进入集群发展阶段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青松江丞华宋笛鲁扬崔敏特约记者刘茂华

中国产业园区进入集群发展阶段

从工业园区的发展演变来看,我国的工业园区走过了集中—集聚—集群三个发展阶段。

调查显示,在北京、天津开发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广州开发区的化工产业,长春、武汉、重庆开发区的汽车产业等不少园区都加快产业集群化的进程。

此外,工业园区发展还呈生态化趋势。2005年以来,国家先后批准设立多个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业园区,包括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不少地方则提出建立生态型工业园区,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着力打造绿色制造基地。天津南港工业区:拟投2000亿打造世界级港区

“生产总值实现3000亿元,主要指标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这是天津开发区(南港工业区)管委会2015年工作会议上公布的新一年发展目标。

在天津开发区(南港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许红星看来,虽然南港工业区已正式列入国家新建石化产业基地,也是天津市唯一的现代化石化园区,更是开发区、滨海新区乃至全市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面对三期叠加的“新常态”,面对区域间激烈的竞争压力,该工业区的危机感、紧迫感也随之而来。招商引资、转型升级、自主创新仍被视为南港工业区2015年面临的“三场硬仗”。

南港工业区一位蒋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5年,南港工业区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实施‘两个千亿’计划。”

公开资料显示,第一个“1000亿”,即推动总投资1000亿元的项目年内开工实施;第二个“1000亿”,即推动总投资1000亿元的新项目签约落户。

记者了解到,围绕“两个千亿”计划,南港工业区将加快南港铁路、港区、电力、管廊、高速公路,以及“水电汽气污”一体化公用工程的建设,满足重大项目落地和开工、投产需求。

“目前已经可以确定的是,天津杰士电池、天冠燃料乙醇等项目会在2015年进入工业区,等这些项目实施后,南港的产业链将会向下游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形成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和资源能量综合利用三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南港工业区一位蒋姓工作人员如是说。

目前,南港工业区累计整理80平方公里土地,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落户,中俄炼油、壳牌等跨国公司以及中石化LNG、中石油、中海油等中国骨干企业已投资落地、开工建设或竣工投产,项目总投资接近400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15年,南港工业区工业总值将达到1500亿元。汉中经济开发区:新常态下中药制药产业崛起

对成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仅有两年时间的汉中市经济开发区而言,如何适应自身角色定位的转换,实现在新常态下的产业升级,对于这一仍然年轻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而言,将是未来发展的重心之一。

鉴于这一前提,在汉中经济开发区未来规划中,以中药为主的生物制药产业将成为开发区产业布局中的重要一块。

据介绍,汉中素有“生物基因库”和“天然药库”之称,是全国中药材的传统主产地之一和汉江流域历史上中药材的重要集散地。市域内药用植物、药用动物资源丰富,名列陕西第一,位居全国地(市)第二。

在目前的汉中经济开发区中,已经开始形成了规模性的中药制药企业,其中的典型就是陕西汉王制药有限公司。

该企业前身为陕西汉中中药厂,起源于1937年成立的广泰和药铺,至今已有78年的发展历史。目前的汉王药业总资产已经达到4.07亿元,在岗员工350多人,2014年利润总额7752万元,比2013年同比增长38%。

而由汉王制药厂的发展所带来的整体效应也在逐渐显现出来,汉王药业在投资建设新的“陕西广泰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同时,将要投资5000万建设一条年产720万瓶金斛酒酒剂的生产线,预计今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

据管委会人士介绍,中药制药与一般的产业不太一样的一点是它所带来的产业效应更为延伸,中药需要种植和采集,药厂需要什么中药,会告知汉中市下属的佛坪、留坝等中药产地县区,然后由这些县区组织当地药农进行采集和生产,这就带动了农业的发展。而中药制药形成规模后,一些养生、保健的第三产业服务也可以得到发展。神木锦界工业园区:镇园相依建设新型生态园区

走进陕西省第二大经济开发区锦界工业园区,《中国企业报》记者最大的感受是:一个镇的面积接近800平方公里,工业园区与镇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几乎难以区分。

近年来,锦界镇以锦界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煤炭及其深加工业、金属冶炼业和第三产业。

锦界工业园区主任李文林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镇域内煤炭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煤电、氯碱、煤焦、农产品加工等多个产业片区,是一个高起点、生态型、现代化的新型工业园区,工业产值逐年增加。(下转第七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