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两会·中国产业园区2015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两会·中国产业园区2015
 

2015年3月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业创新化和创新产业化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两大引擎,一个重要载体就是园区,政府要提供创新的环境和土壤,园区升级要在创新服务体系上精准发力。

园区升级要在创新服务体系上精准发力———访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系主任冯华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丁明豪陈玮英

园区升级要在创新服务体系上精准发力———访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系主任冯华

冯华

通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各国纷纷推出创新竞争计划。因此,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北京交通大学服务经济与新兴产业研究所所长冯华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产业创新化和创新产业化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两大引擎,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就是园区,政府要提供创新的环境和土壤。”冯华认为,园区升级要在创新服务体系上精准发力,制度重于技术,体系重于平台,需求重于供给,市场重于政府。

传统模式长不出新经济,园区的使命就是要为创新创造一个环境和土壤

《中国企业报》:目前中国许多产业园区在发展中都面临着招商难的问题,也有一些园区的发展陷入了困境,你是研究园区经济的专家,10年前就曾主持完成了《青岛国家开发区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我们想听你谈谈中国园区经济发展方向性的问题。

冯华:十八大之后,我走访了全国40多个园区,感觉战略转型升级是园区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观念要转变。

《中国企业报》:为什么这样讲?

冯华: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园区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功。当时园区发展的具体路径和方法就是先规划一片园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搞好“三通一平”、“五通一平”、“七通一平”,硬件完善了就可以招商引资。也就是说,依靠园区作为载体,以基础设施作为条件,实现简单的工业化。

但是,这种成功的经验恰恰导致了一种路径依赖。事实上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从本质上讲,就是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在向创新切换。环境变了,游戏规则也必须改变。

《中国企业报》:从逻辑上我们能够理解。你的意思是说园区的发展模式必须升级?

冯华:对。现在谈园区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引导性载体,很关键也是很紧迫的事情,就是需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面对新常态,园区方面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为企业服务、为产业服务,想企业所想,急企业之所急。

园区是助推新兴产业成长,助推传统产业升级,两件事合在一起都是创新驱动。因此,园区的职能要实现根本性的变革,要从过去以硬件建设为主转入到软件建设为主,创新服务体系。要依靠服务解决园区和企业结合,实现创新产业化、产业创新化的目标。

创新产业化是创新资源变成产业的创新创业活动,产业创新化则是园区企业的转型升级。完成这两件事需要制度创新,新一轮改革没有优惠,大家都是平等的,看谁能创造制度,创造好的制度环境、服务的体系。

说到底,园区的使命就是要为创新创造一个环境和土壤。通过这个,去激活企业的创新能量。跳出产业业态,看其灵魂,园区的本质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打造。各个园区都要致力于打造这种完善的生产与服务的体系,体系重于平台,单个平台不行。需要一个体系,联合起来满足企业的需求。

园区升级也面临困惑,产业升级必须改变加工业思维

《中国企业报》:现在,园区的升级与产业的升级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但是现在产业升级比较迷茫,园区升级也面临困惑,你觉得应当怎么破解这个难题?

冯华: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发展新兴产业,还是在用做加工业的思维。2010年前后,国家提出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但是,发展新兴产业还是落后的加工业思维在起主导作用。很多地区用加工业思维做新兴产业,比如太阳能光伏产业,多个园区只做了多晶硅加工业环节,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一直做到过剩。再比如,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划一片地,投入几十亿元,盖一栋大楼。地方政府豪言壮志,发展的愿望很迫切,但是问到具体问题,比如具体做产业链条的哪些环节、研发人员和技术配方在哪里等时,就显得有些茫然。这还是加工业思维,加工业思维容易造成产能过剩。

《中国企业报》:是的。我们也深切感受到这个问题。实现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面临非常大的困难。

冯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其实高层已经给出了答案。李克强总理讲到“双引擎”,一个新引擎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创新产业化,把民间活力释放出来,让一大批新兴业态成长起来;习近平总书记讲要打通科技和经济通道,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讲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与产业对接、创新项目与现实成果对接、研发人员创新投入和劳动成果对接,都是要实现创新驱动。

另一个引擎是增加公共产品服务供给。补齐短板,改造传统引擎。推动产业创新,制造业升级。我们在提产业结构调整,表面是产业产品结构调整,背后是要素结构和技术结构问题。要改变中国目前低工资、低成本、低附加值、低质量的低价格工业化模式必须从创新驱动入手。提高技术水平,推动产品质量提高,进一步提高附加值。

企业家是整合要素的要素,政府的顶层设计和简政放权要同步而动

《中国企业报》:产业结构的调整实质是要素结构调整,这个说到了本质上。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呢?

冯华:这就需要企业家作用的发挥。企业家与一般人群不一样,属于特殊人群,是转型升级的最最核心要素。创新资源整合离不开企业家。

从历史来看,每一次革命性的产业变革,都是由企业家引领的。企业家善于捕捉和发现盈利机会,敢于冒险,并有化解风险的能力。盈利机会是价值链转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价值链已经发生了四五次转换,企业家不仅是投资家、技术家,更重要的是经济家。

《中国企业报》:但现在企业家也很迷茫和困惑。

冯华:是的,目前这个阶段,企业家和企业转型都有一些困惑。对于企业家更重要的是打造盈利模式。要打造有竞争力的盈利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打造可以复制一个,如果不能复制可以嫁接融入一个,一开始可以做长不做短,做深不做浅,做点不做面,先专业化再多元化。

企业家和园区的关系是这样的。园区是载体,企业家是核心要素,是整合其他创新驱动的要素。引领新常态,需要企业家和园区共同牵手;实现企业的升级和园区的升级,企业家要主动作为。园区要从过去提供硬件基础设施向提供环境科技服务体系进行转型,通过市场化服务来完成。

《中国企业报》:那在你看来,怎么样才能让企业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呢?

冯华:企业家做这些事,需要社会提供环境,中国梦的实现是每个人梦的实现,中国不缺乏企业家精神,缺乏的是企业家创业环境。

《中国企业报》:你的意思是政府承担着创造这个环境的任务。

冯华:比如,苏州有37000亿的制造业产值,大量的中小企业迫切需要转移升级,但是其自身不明白如何转型升级,因此需要帮助这些企业做一些服务和支持,通过摸底,将所有产业链条做成创新地图,就是做出产业分布地图、产业技术路线图、创新资源分布图。如何实现精准对接,把企业的需求点和创新资源能力点对接,企业知道了升级方向就需要清楚自身所处在产业链价值链的哪一个环节,向哪里升级。看谁能提供服务和需求,公共服务帮助企业诊断,公共服务的事情需要政府来提供,核心内容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新型工业化和发展新经济更需要软的基础设施,核心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载体是科技服务业,具体是由科技服务机构通过统筹知识、技术、信息、资金、人才等科技资源,向社会提供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的新兴产业,是实现创新驱动、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产业。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四个链条:一是从创业苗圃到孵化器,再到加速器的全过程创业服务链条。二是技术转移服务链条。三是资金服务链条。传统银行无法应对创新创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必须鼓励创业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科技金融创新。四是人才服务链条。

《中国企业报》: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政府和园区之间应当是一种什么关系?

冯华:科技部在全国二十多家高新区开展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建设工作,总结了四句话,制度重于技术,体系重于平台,需求重于供给,市场重于政府。现在很多好的新兴的业态、商业模式和新兴产业成长起来,都不是政府规划的结果,恰好是市场发现的结果。当放松管制的时候,民间活力也就释放出来了,要让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创新要素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政府需要做的就是要让企业的创新创业变得愉悦愉快,变得简单。要想转型升级,它需要的服务你给它提供,不需要的时候政府可以不作为,政府的作用就是顾问,当不了教练,将环境创造好之后,政府该退出就得退出。

《中国企业报》:政府在园区建设中曾经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你认为这点会改变吗?

冯华:园区是为现有企业转型升级服务,为新的企业的成长服务的。中国园区的发展,恰好是中国地方政府主导力量发挥到极致的体现,就是锦标赛理论。前一轮发展是政府发挥作用多,下一轮则依靠软环境,硬加软,政府要主动让位,以市场为主导,政府更好发挥作用,政府打造公共服务,弥补市场失灵,生产服务业是最重要的载体和抓手。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