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5版: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5版            观察
 

2015年2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连续空难,让乘客对航空安全形成了持续担心。与此同时,快速增长的城市高铁,也给民营航空业敲了一记重锤,给支线航空带来了空前的压力。

航空业需要一次产业突围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江金骐

航空业需要一次产业突围

2014“空难年”给人们造成的心理阴霾尚未散去,2月4日上午,台湾复兴航空又发生客机坠毁事件。掉下来的飞机不仅砸中了公众脆弱的神经,也可能让民航业再次因安全劫遭遇市场劫。

安全是空飞乘客最重要的要求,不幸的是,2014年连续发生了多起严重空难:3月8日马航MH370失联、7月17日MH17被击落、7月23日台湾复兴航空GE222在澎湖坠毁、7月24日阿尔及利亚航空AH5017坠毁、8月10日伊朗“伊—140型”客机坠毁、12月28日亚航QZ8501飞机在印尼海域机毁人亡,再就是这次的台湾复兴航空ATR-72型客机在基隆河坠毁。

航空业实行的是军事化管制,飞行的本身体现着极高的技术含量,因此,对于空难的事故分析,除了专业人员,任何其他说法都不具权威性和说服力。所以,对普通乘客来说,有关安全问题的追问,多数落在“民营公司”、“支线航空”、“小飞机”等非技术性的话题上。普通乘客的这些安全关切与事故概率,虽然找不出数据支撑,但是,有些事一旦被公众想当然,他们就会做出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

从总体上说,虽然空中安全状况可能并未恶化,飞机仍被认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但悲剧就在眼前,尤其是自2014年以来飞机失事频发,无论对乘客还是航空公司来说,都造成了严重的负性影响。比如MH370失联,让人深深忧虑的是,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类的技术仍然无法避免飞机的飞行意外,从这个例子来看,在事故发生后,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竟然连一块机体残骸也找不到,这增加了很多人恐惧心理,觉得空难一旦发生,毁灭性的后果犹如天狗吞日,无任何外力可阻可挡。

而马航的另一起事故,又引发人们对于航空管制的关注。MH17失事前,并未收到警告消息,飞行员也未偏离批准的航道。但人们发现,当某个国家因战事无法管制其领空时,将极大威胁民用飞机的安全。基于这种情况,国际社会是不是应当提早介入,为乘客的安全起见,及时提供“中立资讯”,确保飞行安全。

除了地面的介入,还有一些长期存在并久未解决的问题。比如支线航空的安全隐患、飞行员操作经验不足、飞机技术带来的风险等,都有可能在细节上引发严重问题,需要飞行作业的执行者好好反思做出改变,为安全出行提供保障。

对我国来说,我国航空业每年以10%—14%发展速度增长,与此同时也带来一些弊端,譬如航空公司的子公司盲目扩张,优秀飞行员供不应求,运力布局过于商业化,有的飞行路线由航空公司自行风险分析。再就是,我国支线航空扩张速度太快,地空协调和地面保障跟进不力,这对支线飞机的威胁有时超过机械本身。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一些中小航空公司,针对中小机场,因维修力量有限,安全保障系统缺乏统一标准,一些小问题难以及时发现,最终可能成为隐患,伊春空难就是深航私有化时的子公司,因资金、管理不到位而酿成惨剧。因此专家认为,治理类似航空业综合症,到了该用猛药的时候了。

连续的空难,让乘客对航空安全形成了持续担心,与此同时,快速增长的城市高铁,也给民营航空敲了一记重锤,尤其给支线航空带来了空前的压力。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郑州—西安,受郑西高铁的影响,这两个城市间的所有航班全部停飞。根据高铁建设计划,我国“四纵四横”的高铁客运网,将未来在5年内全面建成,届时我国将进入高铁时代。大家都知道,高铁不仅在价格、时间成本、效率、便捷等方面比支线航空具有明显的优势,乘客选乘火车所获的安全感,也高过飞机。

当然,民航与高铁,其实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彼此都不可能代替对方。但在不断的竞争中,他们面临一个共同的群体———广大旅客;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宗旨———提供安全、优质的运输。

有专家分析认为,高铁与支线航空之间,从开始一般是完全竞争,最后从竞争到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高铁、航空、支线航空、国际航空之间形成一个比较好的竞争协作的关系,对于支线航空来说,反而是个机遇,关键是航空业怎样利用自身优势,如何确保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并为之提供舒适的旅行环境,正是民航业目前面临的一场严峻考验。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