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终端机变摆设
食品全程追溯遇成长烦恼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博
查询终端机变摆设食品全程追溯遇成长烦恼
2004年中国开始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至今正好十个年头,截至2014年年初,全国已建立肉菜流通追溯节点3000余个,这些节点将一个个屠宰场、批发市场、菜市场和大型连锁超市连接成一个巨大的可追溯体系。
然而,近期记者走访发现,原本应成为保障食品安全重要抓手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真正实现“从餐桌到田间”肉菜产业链可追溯,仍需时日。
问题频出
追溯终端无人问津
近日,记者走访了数家追溯查询终端机覆盖的门店,发现仅在少数超市能查询成功,其他的十几家大型连锁超市中部分机器根本无法使用,可使用的机器追溯到的信息中,又缺少养殖和屠宰信息。
在物美交道口店、美廉美六部炕店、京客隆三里屯店等超市,终端机或是已被拔掉电源,或是已经被各种货物和包装盒挡住。一名超市生肉区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机器已经坏了一段时间了。而且即使是机器正常时也基本没有消费者使用。“这种追溯终端机的想法是不错,但顾客好像并没有查询的习惯。”这名工作人员称。
在家乐福国展店,终端机可以正常使用,记者随机选取了手边的一盒“长白山散养”黑猪肉,却没能成功扫描。现场的工作人员告知记者,目前只有“放心肉”工程覆盖的指定鲜肉商品方可以实现信息查询。据记者了解,目前,北京市“放心肉”工程还未将外埠进京销售的鲜肉纳入追溯体系。
而对于那些没有预先独立包装的冷鲜肉,由于是在超市进行分割的,而超市进货时,收货信息输入的是整只猪的信息,因此顾客更无法对每一块肉的信息进行查询。
事实上,可追溯终端机“罢工”的消息已经屡见报端,此前,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也曾回应称,由于溯源查询机网络环境、系统软件尚处于调试阶段、超市员工对系统操作还不够熟悉、门店存在管理疏漏等,导致出现查询机黑屏、查询信息空缺、数据录入错误以及电源掉线等情况。
蔬果可追溯推进缓慢
据记者了解,除了对肉类进行追溯,2010年,全国还在10个试点城市开始推行肉菜追溯体系,但与肉类相比,对蔬菜的追溯难度更大。
在家乐福超市马家堡店的蔬果销售区域中,“为了增强水果和蔬菜的追溯性,每一个家乐福‘农超对接’产品上都会有一个二维条形码。通过扫描该二维码,所有的顾客都可以看到清晰的产品信息,例如合作社名称、产地介绍、合作社相关证件以及食品安全的信息”的海报随处可见。
不过,在种类繁多的蔬菜水果产品中,却并没有明确标示哪些商品属于农超对接产品,也未找到相关追溯码扫描的信息。
在特种蔬菜柜台,许多产品上的确有二维码,但扫描后要么不识别,要么只能显示产品参考价格,或者是跳转到公司地址、网页和微信公众平台,并没有可追溯功能。
在记者走访中,仅有一款来自新疆的哈密瓜提供标注了农超对接可追溯二维码,并实现可追溯。记者用手机扫描该二维码,屏幕显示,该批次哈密瓜来自吐鲁番市阿勒马斯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随后,记者按照扫描出来的网页地址在电脑上点击查询,出现了家乐福农超产品完整的可追溯信息,其内容不仅包括该哈密瓜品种、生产合作社名称、合作社社长以及合作社的详细地址、种植面积和社员人数,还包含了组织机构代码证、合作社营业执照及自产自销证明的电子版照片。
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蔬菜水果的追溯比肉类更困难,主要由于蔬菜水果品种太多,包装太过“细碎”,体系的建立不会像肉类那样快捷。特别是散装蔬菜,从田间到餐桌流通环节长、个体经营者多,西红柿、茄子,丢一个、压坏一个,甚至如果遇到有经营者中途调换、以次充好的情况,监控难度很大。
数据难支撑
追溯仅到屠宰场
与流通环节相比,建立生产环节安全追溯体系所面临的问题就更加复杂。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表示,从消费者到生产者的追溯“很难一通到底,中间会出现很多岔路”。例如养猪的与运猪的、运猪的与卖猪的都不一样,一个环节倒几道手,追溯的难度很大。
据记者了解,从2012年底开始,全国不少大型屠宰场就开始严格实行“凭卡交易”,在屠宰场的检验点,每一辆生猪养殖户开来的货车进入时,都要刷一下IC卡,记录进场生猪的检疫证号、屠宰企业。与此同时,在屠宰场的另一端交易区,猪肉批发商挑选好猪肉后,也要刷一下IC卡才能付款出场,记录交易的重量、价格、批发商,而全部这些信息,都会上传至追溯体系的数据平台。
“有了这样的追溯体系,一旦有猪肉出现问题,就可以通过这份‘档案’查出问题根源。”霍建国表示,追溯体系有利于厘清责任,可以倒逼屠宰企业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在根源上保障肉类的生产质量,进而保障食品安全。
但是,仅仅在屠宰场建立追溯体系并不能追溯到肉类食品生产的全过程。专家表示,养殖户在将生猪卖给屠宰场的过程中,养殖户刷一下IC卡,电脑上就会记录这批生猪的重量、屠宰企业名称、检疫证号等内容,但对饲料、饲养环境、疾病情况等生猪饲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很难追踪。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说,“以前我国猪肉质量监管的体系比较混乱,养殖是由农业部门负责监管,屠宰是由商务部门负责监管,加工后进入市场又是由食药监督部门负责监管。”因此,目前全国不少省份追溯办所在机构的组成也是“三三制”,即1/3在行政、1/3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1/3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加之行政、监督、疫控三大机构在追溯方面职责不清,造成管理与实施不够顺畅。
同时,不少生猪养殖户向记者表示,相关部门对于耳标、识读器等追溯硬件设备生产与质量管理缺乏规定,旧标、假标和低质量标占有相当比重,严重影响识读效果。同时,相关数据库建设相对滞后。据相关专家介绍,目前,中央数据库在统计、分析等多方面软件尚未开发,难以全面展现追溯体系的功能和作用。因此,虽然全国已有九成以上的生猪佩戴了电子耳标,但能实现可追溯的还不到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