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控管理考核升级
信托业或上演“弱肉强食”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实习记者李致鸿
风控管理考核升级信托业或上演“弱肉强食”
专家认为,新评级办法实施之后,信托业或出现恒强恒弱的局面,从而导致兼并重组。CNS供图
近日,一份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信托评级办法正在业内被广泛热议。
据媒体报道,银监会已将最新版《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类监管指引(修订稿)》(以下简称“《指引》”)下发各公司手中,目前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根据《指引》,监管评级将对风险管理、资产管理和合规管理三个要素进行单独评级,而最终评级结果以三个要素中最低的为准。而此前的版本,则是在考虑要素的重要性后综合确定。
据信托业人士透露,新的《指引》中,监管层明显加大了对信托公司风险管理的考评力度,而方案中一些“特别条款”中“扣分”及“限制最高级别”的设定,亦可管窥现阶段新一轮的监管要点,正式版本或将在近一两个月内出台。
总部位于浙江的某信托公司内部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强化风控意识体现了高层对信托行业管理的一种思路和方向,对信托公司未来的发展将产生直接影响。
新评级办法强化风险管控
据了解,《指引》的出台将是2010年以来银监会对于信托公司分级监管办法的首次调整。2004年,时任银监会主席的刘明康提出了“分类评级”的监管思路,评级工作最终在2005年末得以实施,自此形成惯例。与以往监管评级与分类监管最大的不同是,此次评级结果将与业务范围直接挂钩,信托牌照将变为有限制的使用。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和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信托业已经进入行业增长的拐点,开始全面步入调整转型期。
“伴随着信托规模的快速增长,信托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已经大不相同,信托违约风险正在上升,信托资产的规模已超过了信托公司的兜底能力。因此,信托行业亟须新的评级办法以加强监管。”前述浙江某信托公司内部人士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信托行业分析师康凯在研报中指出,在信托行业风险不断增加和行业拐点可能出现的情况下,新的评级办法对风险管控的指向性明显,有利于规范信托行业的有序发展。
信托业兑付危机频发
行业的快速发展曾让信托业无限风光,然而风险也在不断积聚。自2013年起,信托兑付危机频频出现。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公开报道的集合资金信托风险事件高达13起,共涉及11家信托公司,项目数量较此前有明显上升。
进入2014年,这种情况非但没有好转,似乎愈演愈烈。
近期,华融信托被曝出三只产品2.9亿元信托产品能否兑付存疑。而另据媒体报道称,今年5月份,华融信托另一款高达2.7亿元信托产品的兑付也陷入了兑付漩涡。
此外,亦有媒体报道称,长安信托的“煤炭资源产业投资基金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第一期)”、吉林信托的“吉信-松花江77号山西福裕能源项目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中诚信托旗下“诚至金开1号”和“诚至金开2号”等也都传出兑付“警报”。
关于信托产品陷入兑付危机的原因,康凯认为,一是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尤其是房地产产业对相关产业链企业带来影响;二是信托行业自身存在着不规范性的运作行为,而风控意识和能力又跟不上。
“一段时间以来,信托规模过大,风险资产陡增,信托公司杠杆率太高,某些信托公司业务过于激进,导致风险不断积累。这次评级办法将信托公司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等级规定信托公司的业务范围,其实就是想告诉信托公司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华宝证券研究所信托研究员项飞燕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道。
中小信托受影响最大
新评级办法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信托公司业务?
某大型信托公司人士刘文舟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目前排名靠前的大型信托公司受信托评级影响不会太大,因为它们在风险管理、资产管理和合规管理等方面运作较为成熟,而且更容易接触一些优势项目,出现风险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刘文舟表示,受信托评级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排名在中间的信托公司。这些信托公司在风险管理、资产管理和合规管理三个方面的表现大都不尽如人意,综合实力参差不齐,一旦名次上下浮动进入到不同级别后,业务范围就会受到影响,不但创新型业务做不了,甚至一些成熟的业务也会受到掣肘。
不过,相关专家认为,如果大型信托公司出现重大风险,一样会面临降级的风险,相应的一些创新型业务也无法开展。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信托公司的规模及利润依然仰仗房地产、政信、证券等传统业务。一些中小型信托公司由于风险管控能力较弱,在新的评级过程中或面临不利的局面,现有业务范围一旦受到影响,与大型信托公司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最终连生存都会出现问题。
一家小型信托公司内部人士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我们原本业务范围就有限,未来将会更加束手束脚,原本拓展业务范围的打算可能会被迫搁浅。”
信托行业分析师王泽思认为,新评级办法一旦执行,评级较高的信托公司就会受到市场追捧,而评级较低的公司业务范围和规模都会受到挤压,信托业将会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
康凯也认为,新评级办法实施之后,信托业或出现恒强恒弱的局面,从而导致兼并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