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3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3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4年7月1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年开滦人才样本剖析

为“更难就业季”提供应对之策: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玮英

为“更难就业季”提供应对之策:百年开滦人才样本剖析

棋至年中,又是一年毕业季。与2013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相比,今年727万的毕业生压力被网友戏称为“更难就业季”。如何找到一份好工作成为了当下毕业生们乃至整个社会热议的话题。

国家人社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亟须技能型人才,迫切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相关专家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教育要考虑到就业,要使培养的人才能适应和促进企业发展。

在教育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的过程中,开滦百余年来的实践无疑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样本。

1.百年前聘用留学生致力民族工业发展

已有136年历史的开滦集团,在建设初期就与当时中国最优秀的人才密不可分;而在开滦前身———开平矿务局的工作经历,也成为这些人才之后发展的宝贵财富。

今年5月22日,唐绍明、梁赞勋等洋务运动中的留美幼童后裔一行12人来到开滦集团“踏访先辈足迹,凭吊中国近代工业文明,追寻中国梦”。

留美幼童是清政府向海外派遣的公费留学生。派遣幼童到美国留学,在当时被称为“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1872年至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这些留美幼童,痛感中国积弱之耻,心怀强国复兴之愿,立志学成报国。其中50多人进入哈佛、耶鲁、哥伦比亚、麻省理工等著名学府深造。在晚清、民初的历史舞台上,从此出现了“留美幼童”的身影。

1881年底,开平矿务局首任总办唐廷枢延聘吴仰增、邝荣光、唐国安、梁普照等最早一批学成归来的8位留美幼童来开平煤矿任职,他们在开平矿务局开办的矿务学堂进行短期学习培训后,任职于开平矿务局各部门,为建设“中国第一佳矿”做出了突出贡献。

开平矿务局也向这些留学生们提供了最佳的发展平台,他们通过在开平的“二次深造”,渐成大器。曾在开平矿务局任职的8名留学生,从开平煤矿起步,后来都成为中国近代工商业、近代科学与教育的开拓者。其中,在开平煤矿任唐廷枢助手的唐国安,后出任清华学堂第一任校长。这些青年才俊的成长经历,不仅被教育界史学家关注,也被工业史学家纳入研究的重点,留美幼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已经载入史册,其后裔也大多进入政商界,并在海内外也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

2.八千开滦人挑重担支援国家煤炭建设 在中国,有煤炭的地方,几乎就会留下开滦人的身影,开滦的援建大军几乎遍布了大半个中国。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建设的主要能源就是煤炭。那时全国像样的煤矿没有几个,煤炭产量也很少,这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何筹建新矿井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投产出煤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时,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百业待举,几乎是白手起家,任务十分艰巨。

这一重要任务最终落在了开滦人的肩上。作为中国大陆最早采用西方技术开采的矿井,开滦不光有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和大批的技术人才,还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这支队伍曾受到毛主席表扬———“他们特别能战斗”。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开滦响应国家号召,先后派出十几批,共计8000余名生产、技术骨干,奔赴17个省市自治区支援国家的煤炭建设,为新中国的煤炭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3.薪火相传培养人才推动企业战略转型

近年来,开滦集团作为传统的资源型企业,通过主动转型发展,现代煤化工、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非煤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这与开滦集团重视人才、善于用人不无关系。

长期以来,传统的煤炭企业,受多种因素影响,高技能人才缺乏,与当下企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开滦也不例外。2008年,开滦集团调整转型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此,开滦在国家和省市人才工作方针政策的引领下,积极推进“人才强企”战略,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可喜成绩。一方面,开滦集团创新方式方法,改进人才引进模式。围绕战略转型,满足煤炭生产必需、新型产业急需,2013年引进优质高校毕业生455名、金融专业博士后1人,安排2名物流专业博士研究生挂职锻炼;开辟“绿色通道”,面向社会引进煤化工高端人才21人;另一方面,加强高技能员工队伍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选拔推荐具有发展潜力、实践操作水平较高、德才兼备的青年优秀操作技术工人,输送到高等院校脱产学习,使之成为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兼备的高端操作技术人才;开展“首席技师”、“十佳班队长”评选,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大力推动高技能人才建设;结合企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需求,组建10个创新团队,选树十名领军人才,带动全集团技术、管理创新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建成了以1个国家级、1个省级和10个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代表的各类工作室38家,在推动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高技能人才占在岗技术工种员工的比例由15%上升到目前的35%,涌现出了一批技艺精湛的技能大师和技术高手,其中,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的1人、全国技术能手10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技术能手和燕赵技能大奖、金牌技师、技术能手、能工巧匠等近百人。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队伍面貌焕然一新,有力支撑了企业转型发展。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