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大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大势
 

2014年5月2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出现大规模和系统性金融危机已经不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已经是一个大概率事件。过去5年多来,我国的货币信贷财政债务扩张史无前例,许多行业产能过剩,多数企业债务率、杠杆率、整体经济的债务率和杠杆率都快速甚至急剧上升,这是不可持续的。

向松祚:化解金融风险要抛弃政府万能思想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蒋皓

向松祚:化解金融风险要抛弃政府万能思想

向松祚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近期表示,中国四大金融风险正在同时快速暴露,即影子银行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产能过剩行业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和破产的风险,以及房地产开始调整的风险等。向松祚称,中国发生系统性、全局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已经超过60%,甚至可能超过70%。

中国真的正面临系统性、全局性的金融危机吗?这种概率是多少?向松祚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什么?日前,《中国企业报》记者对向松祚进行了独家专访。

系统性金融风险

是大概率事件

《中国企业报》:您是基于什么做出以上判断的?

向松祚:我的意思其实是说,中国出现大规模和系统性金融危机已经不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已经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当然,即使是大概率事件,如果我们采取适当措施,妥善处理,它本身也不一定会发生。得出这个判断其实也不需要什么复杂的经济理论。过去5年多来,我国的货币信贷财政债务扩张史无前例,许多行业产能过剩,多数企业债务率、杠杆率、整体经济的债务率和杠杆率都快速甚至急剧上升。这是不可持续的。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必然会发生,这是一个痛苦的调整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危机的过程。一些企业难免要破产关门,银行不良资产难免要上升,一些个人的资产和投资难免会出现损失,国家可能被迫出手救助一些部门或企业,最终代价还是要转嫁给普通老百姓。

《中国企业报》:目前不少机构都表示金融风险整体可控,您怎样看待这些观点?

向松祚:人类的经济事物就是这样,很难有一个大家一致同意的结论。因为大家掌握的数据和事实可能不同,对事实和数据的分析理解不同,背后所用的理论也不同。甚至对于什么是系统性风险的定义也不一致。

我无意去详细分析不同的观点。我只是想说,人们通常总是愿意低估金融风险,甚至否认金融危机会到来。最近拜读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新著,印象特别深刻。格林斯潘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还无力准确预测金融危机,而且人们心理上总是倾向低估或否认金融危机或金融风险。但事实上,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就在那里,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四大领域风险凸显

《中国企业报》:目前影子银行、地方债以及房地产领域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哪里?

向松祚:可以说,影子银行业务是我国金融风险体系里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全球影子银行的风险主要有三大类:一是高杠杆经营风险。二是信用风险和对手风险。三是流动性风险。我国27.85亿元影子银行业务,主要风险是第三类,即期限错配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而目前中国大约80%地方政府负债以土地和项目本身为抵押。20%左右的负债资金投向公益性项目,必须依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偿还。更危险的是,相当多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就是政府皮包公司,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收入和现金流。某些地方政府将土地等一些资产重复多次抵押给银行以获得贷款。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存在严重期限错配。

而在房地产领域,必须承认,我国房地产市场早就开始出现严重泡沫。首先,从房价收入比、租金收益率、房价增速与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速之比、房价增速与GDP增速之比等多个国际公认指标来衡量,我国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比较严重的资产价格泡沫。

其次,整体来看,我国城镇商品住房和商业写字楼总供给量逐渐趋于饱和,部分城市已经出现严重供给过剩(所谓“鬼城”现象即属此类)。

其三,考虑人口结构迅速变化(独生子女逐渐成为社会主流人口和人口总体逐渐老龄化),住房刚性需求增速将快速下降。

其四,过去数年房地产市场狂飙突进,所谓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实际上已经透支。许多城市房价太高,即使有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愿望,也很难转化为现实需求和实际销售量。

《中国企业报》:您认为目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和风险是什么?

向松祚:制造业普遍的高负债率和严重产能过剩,导致利润和现金流大幅度萎缩,偿债能力急剧下降。我国非金融企业债务规模、负债率和偿债能力均跨越国际公认危险水平。

我国非金融企业债务总额从2007年的23.9万亿急升到2013年底的大约75万亿,债务扩张规模和速度惊人。许多制造业严重产能过剩,利润和现金流大幅度萎缩,偿债能力急剧恶化。

尊重市场规律

抛弃政府万能的想法

《中国企业报》:如何有效地防范这些危机?

向松祚:首先我们必须抛弃政府万能、货币政策万能、财政政策万能的想法。现在所谓政府救市托市的呼声再起,甚至希望政府再大搞刺激政策,希望借此来避免危机,其实这样也只会让危机越来越严重。

我们需要尊重市场规律,让市场在分散和化解金融风险里起决定性作用,让市场机制优胜劣汰。该破产就破产,该淘汰的过剩产能就要坚决淘汰,该淘汰的无效投资就必须淘汰。投资者也要为自己的投资承担风险,要坚决斩断“刚性兑付”的幻想。刚性兑付最终还是普通老百姓买单。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金融风险和损失总是需要有人承担的。

为妥善制定中长期和短期经济政策,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的爆发,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经济实际上已经进入“新常态”。新常态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经济增速持续放缓,金融风险快速上升;二是政策空间日益缩小,政策效果逐渐下降。简单依靠货币信贷和财政债务来维持高速增长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真实财富增长,最终只取决于劳动生产力的增长,只取决于科技创新。在这个意义上,所谓货币长期中性学说还是具有深刻启发性的。如果简单依靠货币信贷刺激永远能够维持高速增长,永远能够避免任何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这个世界就太简单了,也会太奇怪了。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