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大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大势
 

2014年5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借“有形之手”试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莫开伟

借“有形之手”试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最近,针对小微企业普遍、持续存在融资难、用地难、用工难和缺技术、缺管理、缺人才等“三难三缺”现象,国务院相继释放了政策利好消息,先是将小微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的上限,由年应纳税所得额6万元进一步较大幅度提高到10万元,并将政策截止期限延至2016年底,紧接着,上月末中央政治局再次提出要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并配套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有效舒缓了小微企业“三缺三难”压力。

但从金融角度分析,小微企业融资僵局将是一个长期现象,短期内难有实质改观。因为我国金融改革存在一个严重失误,缺乏与小微企业融资对接的金融制度安排,没有根据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及资金需求特点设立保险、银行等专门的金融服务机构,使小微企业在金融服务方面存在天然缺陷。现有中央及各级政府对小微企业缺乏可供支持的金融调控手段,仅能从道义上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进行劝导,这就必然导致现有金融机构追求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利润低、风险大的矛盾,这种矛盾更会触发现有金融机构滋生“重大轻小”和“重国企轻民营”的金融身份“等级制”,使金融机构服务过分倚重资产抵押品和看重财务报表等表象性东西,而小微企业则恰恰缺乏这些,自身存在若干先天经营不足,不为现有金融机构看好,在申请贷款时要经过层层繁琐审核,造成融资成本大增,使小微企业惧怕贷款、不愿向金融机构贷款,被逼转向民间高利融资,进而加剧财务状况恶化,进而造成银行不愿与小微企业打交道,尤其更惧怕贷款。

此外,专门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至今尚未诞生,已批准试点的民营银行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困局,但因为受有限牌照、过分强调经营区域性以及自身资金势力弱小等因素,难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可见,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局,除中央及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减免税费等财税优惠政策、减轻小微企业负担之外,应力戒做表面文章,要沉下去,组织高层深入小微企业调研,制定出切合实际、具有较强针对性、可产生较大激励效应的金融扶助政策,走出“小微企业呼吁—政府就重视—小微企业再呼吁—政府再重视”的金融扶持怪圈。从当前看,对金融部门支持小微企业除给予必要道义劝导,同时,充分发挥政府行政职能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对金融部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建立长效考核激励机制,政府根据当地小微企业发展状况和资金需要情况,与金融部门一起制定相应扶持规划,对全力支持出效果的金融机构提请其上级行对其职位予以提升和给予相应财政奖励资金,以形成强力行政扶持态态势。同时,进行金融顶层制度设计,丰富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根据小微企业特点,各级银行上级部门鼓励其积极开展融资方式和融资产品的创新;大力发展为小微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在试点民营银行成功基础上,扩大民营银行设立范围、增加民营银行设立数量,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加快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使小微企业能获得更多的金融服务渠道和机会。

此外,政府要拿出“真金白银”,健全投融资担保体系,鼓励和规范小型、微型企业信用担保服务,建立和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消除金融部门服务风险和后顾之忧。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