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大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大势
 

2014年5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钱出逃冲动相关报告预计,4月和5月热钱流出规模大约为1500亿元

人民币预期贬值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青松

热钱出逃冲动

2014年以来,人民币遭遇前所未有的贬值,不仅抵消了2013年全年的涨幅,也直接导致人民币从预期升值到贬值的逆转。与此同时,在今年3月份,RQFII-ETF基金也遭遇大规模赎回,多家香港银行也于近期提高人民币存款利率,种种现象都显示,面对逐渐收窄的套利空间,热钱正在加速逃离中国市场。

尽管央行人士曾称,一季度中国未有热钱流出,总体来讲略有流入的,然而方正证券的一份报告则显示,今年4月和5月已有约1500亿元的热钱流出中国。

那么,二季度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热钱会不会规模化流出中国?

经济学家谢百三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短期来看,人民币会继续贬值,因此二季度热钱会继续流出。而从长期来看,人民币会升值,热钱就不会再流出。

人民币贬值致热钱套利空间收窄

过去十年来,人民币兑美元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但这一现象自2014年2月中旬开始发生变化,人民币进入下跌通道。其中2月26日人民币0.95%的7天跌幅成为自1994年以来最大同期跌幅。截至4月3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580,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4个基点。

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贬值约3.1%,已蒸发掉2013年3%的升幅。

专家指出,影响人民币下跌的主要因素,是中国自身外贸进出口低迷、国内信用违约事件以及美联储加速退出QE等诸多叠加因素影响。

不过,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人民币有涨有跌,是很正常的现象。”

国内一家股份制银行国际业务部的人士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近几年来人民币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投资者通过人民币套利操作,收益率通常能达到1‰以上,收益不菲。而随着人民币进入下跌通道,套利者失去了套利机会,热钱就会流出中国。

报告称千亿热钱出逃中国

人民币持续几个月下跌,让市场开始担忧对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都很敏感的热钱是否大规模撤离中国。

在谈到一季度热钱时,央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易纲曾称,2014年一季度中国未有热钱流出,总体来讲还是略有流入的。

而交通银行金研中心人士也指出,一季度人民币汇率在前半段总体平稳,2月18日之后一路贬值,因此一季度后半段已经出现资本流入下降的现象。

中信证券亦发布报告认为,人民币贬值对市场的影响更多停留在对情绪面的负面影响,但资金已开始逐步流出中国。

方正证券近期发布的研报显示,2014年2、3月份,人民币分别贬值1.40%和1.34%,由于人民币贬值1%大约使得热钱流出规模为1000亿—1500亿元,这意味着4月和5月热钱流出规模大约为1500亿元左右。

曹凤岐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从去年开始一直到年底,热钱都是处于流出状态。”

左小蕾:关键在控制热钱进出规模

伴随着热钱的流出,热钱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

曹凤岐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热钱流出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已达4万亿美元,规模庞大,不用担心热钱的流出。”

专家指出,不同于其他国家,中国完全能够承受住热钱出境的冲击,这是因为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巨大。

央行数据显示,2014年3月末,外汇储备余额已达3.95万亿美元,距4万亿美元大关咫尺之间。外汇储备规模一直持续增长,预测称2014年中国外汇储备将达4.5万亿美元左右。

曹凤岐进一步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热钱流出不仅对中国经济没有大的影响,而且未来我国还将继续进行对外投资,加大资本的流出。”

更有业内基金经理坦言,热钱流出对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如可以舒缓人民币升值压力从而提高外贸出口竞争力,可以减少人民币外汇占款,减轻过多货币供应对于物价上涨推力。人民币持续下跌导致热钱撤离中国。从中长期看,这些投资者还会回来。

而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更是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热钱流出中国是好事,对中国经济没有影响。”

左小蕾表示,“热钱的特点就是快进快出,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套利,不是为了支持中国搞经济建设,搞发展。它进来后制造了很多假象,如推高房地产价格、制造影子银行等。”

“关键是要做到‘控制’。”左小蕾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不能让热钱大规模进来,也不能让其轻易大规模出去,关键是要控制好其进出的规模。”

“在热钱管控方面,我国不像印度、巴西等国热钱随便进出,我国对热钱有一套管控制度,没有大的风险。”左小蕾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