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与夏侯家如何联手“管理”江山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王东飞
曹家与夏侯家如何联手“管理”江山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要成就一番事业,无论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还是要追求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就离不开一批人的认可、支持,需要有一个团队,搭一个班子,以便使决策更加科学、执行更加高效、收效更加明显。
在董卓谋求篡位之后,曹操认识到做“治世之能臣”已经没有可能,欲行大志、成大事,只能走“乱世枭雄”的道路,建立团队、组织军队,扫平天下,还人民一个太平盛世。
从夏侯家到曹家诸子
事实上,曹操的核心圈是随着时间和形势的变化适时变动的。
在曹操的儿子们涉及政治前,曹操的核心圈主要是曹家和夏侯家的武将们以及以荀彧为代表的禹州文人和程昱。准确地讲,曹氏集团实质上是曹家和夏侯家共天下的,只不过,因曹操更加有理想、有纪律、有道德、有文化,成为了圈中老大哥,使得曹家居于支配地位,夏侯家居于从属地位而已。
曹家和夏侯家之所以能如此亲密,原因至少存在以下几点:一是曹家和夏侯家为世代姻亲。由于世代姻亲,两家利益联系紧密,关系熟悉,彼此更加依赖、信任;二是夏侯家也是名将之后,且家势依然显赫,家族内人才济济;三是曹操和夏侯惇、夏侯渊是儿时的玩伴。估计小时候就形成了曹操的领头羊地位,使得曹家和夏侯家的子弟们把听从曹操的指令当做理所当然的事。
审视曹家和夏侯家的人才结构,我们会发现,虽然曹操颇有韬略,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最重要的是他主要的任务是统揽全局、知人善任,因此,还需要一流的行政之才和谋略之士,正如,萧何、张良之于刘邦。基于这个考虑,曹操创业之初就努力搜寻各种人才,后来,得到了集萧何和张良于一体的荀彧和足智多谋的荀攸。巧合的是二荀又是叔侄关系,是当时的人才库———禹州文士的代表。于是,曹操将荀彧当做自己的萧何,作为首席文臣,礼遇极厚。
如此,在曹操创业之前的一个阶段,就形成了曹家、夏侯家和荀家为骨干的核心圈,当然,曹家处于支配地位,夏侯家和荀家处于从属地位,夏侯家是武将的代表,荀家是文臣的代表,不过,这里面还是有区别的,夏侯家和曹家的关系更加紧密,既有历史上的原因,也有现实的考虑,也不乏姻亲的因素。
后来,曹操和他的几个儿子逐渐成为最核心、最内层的圈子,而曹家的其他人、夏侯家的人则退居次一层的圈子,当然,这个圈子(次一层)里又多了一个人,一个既富能力,又不愿意真心合作、有“豪雄”志向的司马懿。
打造高效核心圈靠制衡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纠纷。曹氏集团的核心圈岂能例外。曹操需要协调好他们的关系,给他们适当的位子,让他们有适当的担子,以实现整体效益,实现所谓的“规模经济”,以便让他们达到“相安无事,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展其能”的整体效果。同时,还要防止他们尾大不掉、不听指挥、篡权夺位、分裂核心集团的情况。
由于曹氏集团实质上是曹家和夏侯家的合伙组织,曹操对夏侯家的首席代表夏侯惇,在考虑其德才的前提下,尽量提高他的位子,尽量以礼相待,使其官职地位始终居于曹营第一将曹仁之前。
这样的精心布置,确保了早期曹操集团形成了一个精干高效的核心圈,实现了内部和谐和对外几乎每战必胜的成就。
曹操的诸子成年之后,对于曹操而言,既是一件好事,又是一件烦事。因为无形中多了几个可靠的帮手,但是,也要给他们适当的位子、担子,更要劳力费神地协调他们的关系,稍有不慎就会动摇“国本”。
曹操对他们可谓用心良苦、煞费苦心,既要让他们相互竞争,优中选优,又要将竞争控制在不相互残杀的范围内。后来,既要让有政治才能的曹丕接班,又不能让他过早得志、喧宾夺主,对其加以制衡,甚至是故意的冷落。在具体操作上,一是确保曹丕的接班人地位;二是要用曹植对曹丕加以制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曹操故意夸奖曹植,同时,也让其有一种可以接班的希望,但是,决不让其做丞相的副手;三是实际上为曹丕接班准备条件。首先将最有才能的文官司马懿配给曹丕为顾问,使之关系密切,其次是对曹植“清君侧”,将其周围有能力的人剪除掉,使其失去抗衡曹丕的资本和能力。
正是由于曹操呕心沥血的构建、优化和维护核心圈,才稳固了最高层级的秩序,提高了最高层级的效率,实现了诛吕布、败袁绍、逐刘备、慑孙权,统一北方,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二的现实功绩,同时,身死之后,曹魏集团顺利地实现了接班人的过渡,并迅速建立了曹魏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