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拳十面“霾”伏
来源:中国企业报
出拳十面“霾”伏
(上接第一版)
从严打击的法治手段
国务院6月14日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提出十条治理措施。这是继去年年底环保部公布《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后大气污染治理提速的标志,也是决策层力图以硬措施完成硬任务的政策具体部署。
接下来的6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布了两高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的解释,降低了污染环境罪的量刑门槛,对环境污染犯罪将实行从严打击。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胡云腾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解释降低了污染环境罪的定罪量刑门槛,同时从结果犯变成行为犯,只要有相应的行为,就可以定罪。鉴于当前环境形势、污染的情况非常严重,在某些地区可以说是非常严峻,所以在司法解释中着重考虑了从严打击。
“从严打击的政策是为了满足现实的客观需求”,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杨在明律师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从新的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中可以看出,今后我国环境立法将向“从严打击”的原则倾斜。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今后环境污染的法律环境无疑将进一步趋严。这将增加诸如钢铁、化工、造纸等高污染行业的环境治理和运行成本,相应降低企业利润空间。
区域治理之路
“由决策机构确定北京、河北等地空气质量目标与大气污染物控制目标,协商确定各自的大气污染物减排总量,监督其执行情况并审核执行效果等,保障区域空气质量的改善和达标。”国家863计划“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牵头人、北京大学教授张远航认为,应确定这一机构的法律地位和相应的权力,同时在经济、交通等领域协作,成立区域污染防治共同基金。
根据环保部的部署,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要建立和完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增强区域治污整体合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学博士李勇智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如果这些新机制启动,将意味着传统的环境管理思路要进行重大调整。比如,河北今后要建一个燃煤电厂,就不能自己说了算,可能必须听听北京和天津的意见。但这些政策因为区域经济发展利益的不平衡,也存在一定的执行难度。李勇智认为,从长期来看,区域协作是最佳办法,因为只有这样,外部污染物的迁移才能得到有效控制,整个环境生态才会发生根本好转。
区域协调战略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期间就已经运用。这三个城市举办大型活动的时候,周边的城市也都采取了大规模的治理措施,曾经取得过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