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汶川到雅安:中国企业家救灾身影
来源:中国企业报
从汶川到雅安:中国企业家救灾身影
(上接第二十六版)
同五年前“汶川时间”相比,五年后的“雅安时间”,对于中国企业家来说,指针拨快了,力度也随之加大。五年前的汶川经验,映照的是五年后中国企业家的慈善加速度。
公益新心态
如果说2008年汶川地震使中国企业家开始意识到可以做一个“热血沸腾的慈善家”,那么2013年雅安地震则让企业家们变得更加成熟和冷静。
4月20日,雅安地震发生后的当天夜里,壹基金微信群召开了一次“紧急理事长会议”。
微信群中的成员包括马云、马化腾、柳传志等多位企业家,他们都是这家公益机构的理事,其中王石担任执行理事长,预算委员会主席则是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如此多重量级中国企业家共同致力于一个民间公益组织,公众对他们的期待可以想见。
五年前,壹基金中尚未见多少中国企业家身影,五年后,该基金成为中国企业家阶层的慈善公益“集结号”———这是2011年壹基金转型为独立公募基金后的变化,同时也是中国式慈善的变迁。王石将之视为“汶川之后企业家参与公益5年来的心态变化”。
“汶川地震筹集资金,有比捐、逼捐,但今天的救灾筹资都是不动声色自发行动起来的。很多企业家拿着1000万的支票就找上我们。”王石如是说。
王石表示,对于每一个主动来捐款的企业家,“我们都会告诉他捐多少钱心意最重要,并且捐款不能着急,因为还有灾后重建。”
“对于地震,不仅仅是第一时间及时反应,不是捐多少钱,而是要观察整个进展,应该冷静,并长期对救援和震后建设进行考虑。”王石说。
过去的五年来,从汶川到玉树再到雅安,每一次地震的发生,都同时引发了捐赠的“秀场震动”,公众所目睹的救灾慈善几乎变成了另一种富豪榜。捐多捐少、不捐少捐,都会直接影响企业家的形象排名,不少企业家被迫陷入这种被称为“爱心绑架”的境遇。
观印象公司CEO王潮歌认为,“地震捐一块钱和捐一万块钱、捐一百万的是一样的,我认为体现的这种救助并不是钱,而是一种深深的祝福,外加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地震和怎么建立这样的系统让这个灾难不要到来。”
五年间,对于冷静救灾、理性慈善的呼吁时时响起,这种寻求变化的声音始终存在———所幸,这种变化一直在慢慢发生着。
对于王石而言,五年来的变化,他的感受尤为深刻,因为在汶川地震后他发表的“内部员工捐款不能超过10元”的言论,曾将他和企业置于舆论风暴中心。当年事件终以王石道歉和万科1亿资金援建灾区而告一段落。及至2009年5月,在由万通公益基金会赞助出版的抗震救灾图书捐赠仪式上,王石再度为前一年的“失言”道歉,并坦言:“这一年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我又大了一岁。”
五年间,当日一边倒的舆论逐渐转向中和,在社交网络上出现了“为王石辩驳”的声音,有关人士认为“王石说的没错”。
同样的变化,亦发生在公众舆论对陈光标的态度上。
五年前,对于陈光标的高调救灾,各种议论不绝于耳,其中不乏嘲讽和质疑。五年间,当日的“偏见”渐渐消失,公众对于陈光标的认可日益增多。4月20日雅安地震当天,陈光标到达灾区后发出的微博,得到了网民的一致响应。截至记者发稿,该条微博已被转发1万多次,至今仍有新的留言,并且一律都是赞声。
与曾经此起彼伏的质疑和攻击相比,五年后的陈光标得到了更为公允的评价,五年来不改“高调慈善”的陈光标终于感受到了令他欣慰的变化。
正如《今日福建》总编陈秋雨为陈光标大声疾呼:“一个民营企业家,一个真金白银捐赠人,就做了点秀,赚了点商机,就要被口诛笔伐……非要打击陈光标,以后谁还敢捐?为什么就不能对他宽厚一点?”
从2008年到2013年、从汶川到雅安———五年,虽伤痛依然,但可以改变捐赠的数字,也能够改革救灾的方式,更可以进化慈善的心态。陈光标所获得的“评价之变”,也是公益的“心态之变”。作为中国企业家的一分子,陈光标所经历的五年,也是企业家群体共同感受的冷暖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