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3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3版            产业公司
 

2013年4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产纺机出口快速扩张
经编机份额达85%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赵雪

国产纺机出口快速扩张经编机份额达85%

国产纺机产品正在逐步挤压部分进口市场。

据中国海关公布的纺织机械进出口最新资料显示,进口化纤机械产品的数量减少了50.5%,进口针织机械数量减少56.3%,进口纺织专用基础件的总量增加23.1%。与同期相比,织机的出口数量增加41.6%,针织机械出口数量增加4.1%,纺织机械专用基础件出口数量增加28.7%。

而在技术最成熟的经编设备领域,中国企业几乎一统江山。“2012年全球销售经编设备45000台,中国独占35000台,中国经编机数量在世界已占到85%的市场。”这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在“润源杯”经编工职业技能竞赛发布活动现场表示的。

“国产经编机械依赖科技含量、自动化程度、控制精密程度高等特点正成为国际经编机械装备市场主力军,打破以往欧、美、日主导我国纺织机械装备市场的格局”。杨世滨告诉记者。

不过,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祝宪民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这一数字变化与国内棉花市场关系紧密。“受棉花差价影响,国内一些纺织企业生产受到影响,选择关门停产,也就没有能力再进口新设备。”祝宪民向记者透露。同时,约有80%国内纺织企业使用国产纺机设备的巨大使用市场也让纺织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将国产纺机设备出口带向国外。

“另一重要原因是,不少国外纺机企业在国内设厂生产,也是造成进口减少、出口增长的原因之一”,祝宪民表示。

上述海关资料还显示,去年纺机市场进口化纤机械产品的数量减少了50.5%,而价值却增加了28.2%;针织机械数量减少56.3%,而价值也减少了48.9%。该数字表明,进口产品的单品价值仍高于国内产品。“国内纺机市场相对在技术、质量上与进口产品有一定差距,高端产品基本还是以进口为主。”祝宪民表示。

一直以“低成本、低劳动力”为生产优势的中国制造,正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人口红利渐失的局面。Kronos中国劳动力研究院院长缪青表示,中国的企业比以往都更加需要重视劳动力资源,致力于对劳动力从粗放型向精细化、从简单到多元化和技能型用工的转型升级。随着中国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人工成本压力的增大,中国的人口红利或将成为过去。

急迫的问题是,先进的技术装备只有经过技工的熟练操作才能发挥更高的效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延恺表示,目前国内经编工操作基础理论水平参差不齐,操作熟练程度差异较大,熟练操作工数量严重不足,全能型操作工比重不高,这就制约了经编行业和国产经编装备的可持续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纺机市场应逐步通过调整产品结构进行行业转型升级。祝宪民告诉记者,数字化、智能化、节能化和可靠性是未来国内纺机产品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纺机企业通过国内并购和海外投资等方式的并购实现转型升级已经有所显现,但还不足以形成行业内大规模行为。”祝宪民对记者表示。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