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文明的形态
升华和复兴中华文明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张文台
以生态文明的形态升华和复兴中华文明
三峡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区近日通过了水利部“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评审
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是五年前提出并开始推进实施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要求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速”。把生态文明排在“四大文明建设”中,从而使之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之一,有助于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方面理解生态文明的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
近几年,许多投入上千万元用于技术改造的企业,已经实现了率先转型,有效降低了产品能耗,不仅对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更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了经济的良性发展。
生态文明理论的智慧之花
社会需要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说必须着眼于“自然—人—社会”这个巨系统的协调。没有稳定、平衡、和平的生态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就不能生存和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从内涵上理解,主要有两层相辅相成的含义:一是指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二是指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这里所指向的目标正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要义的生态文明状态。
生态文明理论体系要求在新文明观指导下,通过对人类发展方式的扬弃,建立一个生态化、智能化、低能耗的全人类共享的新文明,并使中国不仅发生着与传统粗放型工业模式大不相同的生产方式、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变革,还自觉地对涉及生态的伦理观念、道德意识和行为方式进行自我反省和调整。
生态文明建设的革命性转折
生态文明建设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报告,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报告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论述,初步概括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着力入手的八个方面,即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主要污染物、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观念。这八大方面实际上也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评价体系。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
增长方式集约高效。要全面推行内涵扩大再生产和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消费模式科学合理。要提高全民族的节约意识,在全社会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倡导绿色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提高消费质量和效益。
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要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要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生产活动,并形成较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要从战略高度努力开发环境友好型的可再生能源,并使其在保障能源供应中扮演重要角色,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良动力。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要积极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在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方面实现有约束力的国家指标等。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要大力提升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等,努力使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生存环境更美好。
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树立。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参与意识,把节能减排变成全民自觉行动,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这八个方面是标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实践特征,表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不仅局限于控制污染和恢复生态,还涉及观念转变、产业转型、体制转轨等。生态文明具有时代高度,是人类社会发展一次伟大的革命性转折。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持续崛起的王牌
正在崛起的中国如果继续沿袭西方式工业文明之路,无论是出于对人类文明进化的考虑,还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既无法实现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更无法实现和平崛起。中国必须走出一条避免人类文明灾难的低能耗、适于人类共享的新文明模式。中国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就是要求在新文明观指导下,通过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创新,创建一种人类与自然、消费与生产、物质与精神、国家与国家、政治与文化之间和谐相生的新关系,并在这种新关系中建立一个生态化、智能化、低能耗的全人类共享的新文明。
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角度看,在一个仍然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世界上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内发展,我们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还有待加强。而生态化、智能化、低能耗的全人类共享的生态文明的建设将大大有助于推动我们民族的文化上升到全人类的文化,更容易赢得其他民族在观念上的尊重、情感上的亲近、行动上的支持。中国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构建和谐世界、获得更多文化认同的王牌。
中国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特征是:实践性。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是生态产业,生态产业强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中心,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与生物生长的规律为依据,形成合理有序的产业结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信息业—生态服务业。(2)可持续性。生态文明的发展观,不只是经济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全面进步。(3)时代性。统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论,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创造性发展。在当代中国,始终面临着人口、资源、能源等方面的严峻形势和压力,经济建设的环境代价和成本代价很大。
(作者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