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7版:军旅企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7版            军旅企业
 

2011年11月2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军旅企业百利达:一支战斗的队伍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范志明付玉堂

军旅企业百利达:一支战斗的队伍

2011年8月23日中午12时许,恒太煤矿四井发生较大水害事故。在诸多的救援队伍中,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们始终冲在救援第一线,哪里有危险就到哪里去。这支队伍就是军旅企业百利达公司的党员救援突击队。

事发当天,在外地出差的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军打回电话,并亲自部署安排救援工作。按着董事长的安排,百利达公司马上停掉两个生产井口,组织了由100名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的抢险突击队,于事发当天下午6时赶赴现场。

事发当晚,这支抢险队伍便铺设了4寸管路600米、压管头800米。24日下午,董事长刘军从外地赶回,直接奔赴现场指挥。

25日,在奋力排水、续管、延泵的同时,根据需要又铺设了3寸管路600米、70平方电缆600米并安装了两台大泵和相关的电器设备。当晚又铺设了4寸塑料管600米。

26日,分工负责四井的排水任务,每班30人,两班倒。

27日、28日、29日除正常倒班抽水外,在四井九片架设软梯50米,铺设下山轨道30米,又将8—9片原来只有30公分宽的废巷拓宽到高1米宽1.5米,延长到70米。正是这条通道先后使22名遇难矿工从这里被成功救出,这条通道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生命通道。

在整个救援过程中,公司总经理刘勇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指挥救援,连续奋战一天一夜。董事长刘军全面组织、协调地面救援工作,一天下来嗓子都喊哑了,嘴也起了泡,连累带凉患了感冒咳嗽不止,吃几片药后仍然带病坚持在现场指挥,先后四次深入到井下救援现场靠前指挥,每天只休息不足两个小时。

由于百利达公司的救援工作组织得力、战斗力强,这支救援队伍和七煤公司救援队同时被市救援指挥部指定为救援主力队伍,专职负责恒太四井的排水救援工作。这次救援行动中,在刘军和刘勇的率先垂范下,救援队伍中也涌现出了许多抢险救灾先进人物。共产党员徐长发、李长岱、杜永久、王高强、苏洪江,预备党员蔡雪亮、孙德仁、胡发,积极分子李洪鹤、崔启友,工人李春湖、孙龙涛、冯希贵,在救援行动中都身先士卒,带头到最危险的地方,到最需要的地方。特别是五井党支部书记、机电总工程师徐长发于事发当晚开始带领突击队在井下连续奋战3天3夜,保质保量地铺设了3条600米长的排水管路,安装两台大泵及相关的电器设备,并无一处漏水,保证了排水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为营救井下被困矿工兄弟的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副总工程师崔士发、工人崔启友父子两人齐上阵,不分昼夜地一齐奋战在现场,二井支部书记王高强拖着瘦弱的身体一直坚持到最后。在他们的带动下,上百人的救援队伍干劲十足,井然有序。

在历时160小时的救援行动中,共有500人次参加抢险救援行动,先后出动车量百余次,最终使22名矿工兄弟成功获救。这么高的救援成功率,在七台河煤矿救援史上还是第一次。

救援工作结束后,董事长刘军和总经理刘勇又出资12万元,对所有参加抢险救灾的人员进行了奖励,对表现突出的抢险队员给予了双倍的重奖。同时党委做出决定,对表现特别突出的积极分子李洪鹤、崔启友破格火线入党。

刘军对记者说:“党员就是要冲在困难、危险前面,这次救援中,我们突击队的党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们在党旗下的誓言,体现了我们在争先创优中凝聚的党员先锋模范的力量。”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