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民:未来5年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龙/文
![]() |
杨伟民:未来5年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杨伟民4月23日在2011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上解读“十二五”规划报告会上指出,在完善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最主要的方面就是要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国家提出要把推动服务业的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可以优化产业结构、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扩大消费、扩大就业,未来的5年要推动服务业的大发展。
杨伟民指出,“十二五”时期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发展,其中最根本、最基础的任务就是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
2008年,中国的贸易依存度是56.7%,而消费率只有36%,并且消费率一直在下降。
杨伟民强调,扩大消费,并不是说要否定外需,并不是要否定工业,发展服务业,并不是说不要发展制造业。
杨伟民还表示,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但是制造业的总体规模过剩,推动服务业大发展是未来产业结构调整中最主要的方向,“与美国相比,中国的服务业只占全球的5%,而美国的服务业占全球的27.6%,所以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潜力在服务业上。另外还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在一定意义上来讲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首要任务。”杨伟民认为。
杨伟民表示,为了应对危机,中国在1998年和2008年两次实行了扩大消费的政策,这恰恰说明中国扩大消费的政策都是短期的,并没有形成长期的扩大消费的完整政策;从过去主要通过扩大供给来推动发展,转向更多地通过扩大消费来实现发展,对转变发展方式非常重要。
杨伟民说,“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这需要各级政府改变工作重点,既要继续招商引资、扩大投资、扩大项目,更要把工作重点转向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建立公共服务体系、改善消费环境、发展服务业等方面。
如何建立持续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呢?杨伟民认为包括下面几个具体的途径: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特别是人口城市化;二是扩大就业和创业;三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四是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五是完善消费的政策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