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理论
 

2024年9月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牢“四大方向” 做好“四篇文章”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韩炳强 杜慧心 孙桐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方向,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应紧紧围绕“四大方向”,做好“四篇文章”。

一、把牢高端化方向,做好品牌培育文章

品牌培育是促进产业高端化的重要抓手,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品牌建设重要指示精神为引领,实施“产品、企业、区域”三位一体战略,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

一是开展产品标准体系建设。珠三角先进城市在标准建设上已形成系列成功实践经验,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应学习先进城市产品标准建设经验,围绕各自优势产品、冠军产品,制定、修订一批具备国际水平的地方标准,以先进标准引领品牌建设。

二是强化企业品牌建设主体地位。企业是品牌建设的主体,应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品牌建设。针对大中企业,定期评选企业品牌榜单,配套相关支持政策,推动企业争创国家级和省级质量奖;针对小企业,提供“品牌规划师”“品牌诊断师”等服务,举办品牌建设主题培训,激励企业开展品牌提升工作。

三是积极谋划区域品牌建设。国家鼓励各地围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打造竞争力强、美誉度高的区域品牌。应发挥集体商标、证明商标优势,推动链主企业、行业协会牵头,分产业、分行业打造一批区域品牌商标。同时,积极建立完善区域品牌推广平台,通过举办城市品牌日、品牌推广大会、高端品牌论坛等活动,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把牢智能化方向,做好工业互联网文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发展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支撑,是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应锚定目标、加快突破。

一是充分借力国家级双跨平台。目前全国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共50个,应加快引进一批双跨平台。一方面,制定专门政策,提高双跨平台服务企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支持省级平台借力双跨平台提升能级,争取建成国家级平台。

二是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做强行业特色平台。推广“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上平台”模式,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一条链一条链扎扎实实突破,构建“一链一平台”格局,加快建设一批数字车间、智慧工厂。

三是加快推动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推动更多企业“数转智改网联”。建设工业互联网应用体验推广中心,系统展示工业互联网业务场景、应用成效,提高中小企业用平台的认知度和积极性。

三、把牢绿色化方向,做好低碳转型文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绿色低碳是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应紧紧围绕“碳排放双控”,加快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一是打造绿色低碳园区,带动行业整体绿色低碳转型。园区是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要载体。近年来,先进制造业强市相继建设低碳、零碳产业园区,比如,苏州依托苏州工业园建设零碳园区,无锡在高新区建立零碳科技产业园。建议结合产业实际建设低碳、零碳产业园。

二是建设碳排放数据监测平台,加快企业绿色化转型。碳排放情况一定程度可以反映园区、企业绿色生产和低碳节能情况,比如,上海浦东区政府、浦东供电公司共同打造智慧能源双碳云平台,实时监测园区、行业、企业碳排放量,为绿色生产提供重要数据参考。政府机构可以联合相关部门,围绕重点园区建立数据监测平台,实现重点单位碳排放动态监管。

三是以绿色金融赋能绿色制造。苏州出台“碳信码1.0”企业评级标准,推出“碳信融”服务企业减碳项目建设;宁波推出“绿色低碳贷”等产品,引导授信资源向低碳项目、绿色转型项目倾斜。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服务,创新推出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绿色投资、碳金融等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为绿色制造精准配置金融资源。

四、把牢集群化方向,做好特色园区文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集群化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发展方向,特色园区是集群化的重要载体,应下大力气做好特色园区文章,加快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一是围绕重点产业链打造特色园区。借鉴成都、佛山等先进城市经验,依托重点产业链建设特色园区,加强产业横向集聚和纵向整合,探索“政府+链主+园区”模式,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培育更多支柱性产业集群。

二是推动园区提档升级做优特色园区。大力推动园区改革,完善功能配套,优化产业生态,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提高园区承载力、竞争力。

三是立足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做强特色园区。应聚焦重点领域,加快优质产业集群提质升级,培育更多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积极争创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作者单位:潍坊市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