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7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7版            综合
 

2024年8月2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抓牢优质企业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杜慧心 董俐君

优质企业是制造业发展的主体、关键,在制造强国建设中发挥领头雁、排头兵作用。抓牢制造业优质企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区域经济中乘势崛起的重要路径。

最大限度扩大优质企业规模 打造高质量企业矩阵

国家高度重视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当前基本形成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产业链领航企业”的梯度培育格局,囊括了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类型优质企业。应依据国家梯度培育思路,扩大优质企业规模,打造高质量企业矩阵。一是放宽重点领域优质企业认定标准。各地在制定优质企业认定标准时,对属于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新兴领域的重点企业,可以适当放宽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年度营业收入、平均营收增速等指标标准,更多地储备、培育、发展壮大一批有潜力的优质企业。二是畅通优质企业申报渠道。北京通企服版、上海企业服务云、青岛政策通等,均开通了线上自主申报优质企业服务。各地可依托城市政府网站、政务服务APP等平台,开通自主申报信息化服务,及时发现高成长性企业。三是为优质企业做好服务。针对优质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优先提供资源要素保障,优先推介投资对接,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本、人才、技术等各方面问题,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全面畅通优质企业办事链条。

最大限度提升优质企业创新水平 锻造发展硬实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科技创新是优质企业的灵魂和生命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优质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一是打造高端科创平台。聚焦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加大资金扶持、要素保障等支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领航企业等有实力的优质大企业,牵头建设行业高端技术创新平台,引导优质企业加强基础研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二是建设创新联合体。近年来,制造业“明星城市”都在积极推进创新联合体建设。可以出台创新联合体认定办法,通过专项资金扶持、财税优惠等,激发优质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动力。三是借力高校院所科创资源。高校、科研院所是基础性研究的“主战场”,企业是科研成果转化的“主阵地”。针对优质企业,可常态化从高校、高端科研机构选派优秀科技人才专员、科技人才顾问,对接前沿科技成果,解决生产一线技术难题,搭建校企合作新通道。

最大限度推动优质企业数转智改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强调“要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与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等有机结合,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形成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长效机制”。加快优质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一是推动头部企业带动产业链转型。鼓励产业链领航企业、国家级单项冠军等头部企业,打造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基于平台输出推广数字化解决方案,实行“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上平台”模式,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中小企业协同转型。二是积极引导中小企业用好工业互联网。各类优质中小企业既有强烈的数字化转型诉求,又不同程度受到资金、人才、技术制约,更希望得到政府扶持和引导。建议通过开展政策业务宣贯让企业“愿转”、构建综合服务体系让企业“会转”、强化资金要素支持让企业“能转”等多种方式,重点扶持优质中小企业用好工业互联网平台。

最大限度引育新兴产业领域优质企业 加速培育新动能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方向。一是将资本招商的重点放在招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质企业上。传统优势产业适合产业链招商,战略性新兴产业适合资本招商。安徽合肥通过资本招商引进京东方、力晶科技、兆易创新、蔚来汽车等优质企业,带动发展起显示屏、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发展“大黑马”。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产业引导基金有重点地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倾斜。二是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营造包容宽松的发展环境。给予新兴产业企业1至2年的成长“包容期”,通过合规承诺、行政提示等柔性监管方式,提供发展缓冲空间。

最大限度推动优质企业上市 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一方面,统筹抓好优质中小企业上市工作。立足本地实际,成立工作专班,全面梳理未上市但有潜力上市的优质中小企业,推动相关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全面畅通上市办事链条。另一方面,用好政府引导基金。在北交所等成功上市的优质中小企业背后不乏政府引导基金身影,应充分重视和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以股权投资等形式为拟上市企业提供融资,全面激发企业上市动力。

(作者单位:潍坊市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