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4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4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23年1月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李文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新时代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实践遵循和前进动力。作为国有环保上市企业,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工修复”)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高质量发展,聚力“四条主线”,更加奋发有为地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增添生态底色。

聚力“战略主线”

把握高质量发展方向

党的二十大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既具有全局性,又具有针对性的规划与部署。对于企业来讲,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在国家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历史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道必须回答并且要答好的问题。

从整体来看,我国土壤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任务艰巨繁重。从需求上看,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望值更高,正在加快孕育多样化的环境修复与生态保护市场需求。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成败。建工修复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自觉扛起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在“十四五”时期,重点要聚焦做强四大核心业务,深化土壤污染防治解决方案、修复“产业协同”解决方案、资源再生解决方案和智慧环境管理解决方案的服务体系,以专业化服务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聚力“创新主线”

提升高质量发展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还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出部署。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环保产业正在由污染的末端治理向生态环境保护与系统化修复、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延伸。在此背景下,建工修复要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技术协同创新,深化业务模式创新。

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升级环境修复系统化服务能力,持续发挥工业污染场地修复的专业优势,提升全业务链服务价值。延伸土壤污染防治业务组成,进一步辐射垃圾填埋场治理、农田修复及矿山治理等业务,提升多元业务能力。以长江经济带、珠三角等区域为重点,加大对棕地再生模式实施路径的研究和推进。

持续构建针对在产矿山的“矿山修复+生态管控”模式和针对废弃矿山的“矿山修复+产业导入”模式,探索矿山修复与碳封存协同技术和商业模式。将盐碱地治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与基于生态改善的产业开发深度融合。以“绿色节能、资源循环”为技术创新方向,以现场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的全链条管理为重点,逐步构建基于污染土壤、含油污泥、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为主的资源综合利用解决方案,加快生态产品创新,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聚力“科技主线”

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开展土壤污染过程与风险基础研究,既是加大《土壤污染防治法》科技支撑力度的现实需要,也是支撑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需要。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作为行业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建工修复要进一步发挥引领支撑作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运用好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这一行业科技创新平台,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各方力量和社会创新资源,组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当好环境修复原创技术突破的“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的“链长”。

科技创新必须坚持需求导向,围绕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加大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攻关,研究建立土壤复合污染成因、风险基准与绿色修复机制,以及农用地污染修复和可持续安全利用技术、土壤污染精准识别与智能监管技术。重点研究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协同治理和绿色修复技术、多介质复合污染协同治理技术、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技术。协同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与环保产业融合发展。以污染地块智慧环境管理为切入点,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构建污染场地多层分类数据库及分析模型,促进技术应用和管理方式创新迭代,更好地服务污染治理和绿色发展。

聚力“人才主线”

培育高质量发展优势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第一要素。建工修复将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要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重点任务,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位置。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企业领导人员队伍,着力建设一支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干部人才团队。

强化市场化选人用人导向,积极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根据上市公司发展要求,注重面向市场选聘经营管理人才。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加强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强化授权赋能,拓宽科技人才职业发展空间。发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集聚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孵化器”作用。加大高精尖紧缺人才引进力度,对接重点专业方向和关键核心技术。加快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步伐,实行递进式培养。创新职工教育培训内容和形式,推动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型。健全完善正向激励机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作者系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