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不一定都靠高科技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上接第三版)反观我国,近年来服务业飞速发展,但整体水平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制造业长期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欠缺。发展制造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提高附加值,抢占国际竞争产业制高点,是重塑制造业价值链和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什么是制造服务业?它指的是把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在一起,共同经营的新业态。也就是说,围绕制造业,怎么才能接近终端客户,如何由过去单一地在制造业争取附加值,转到为终端客户提供更多服务来争取附加值,或者说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这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课题。《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我认为,制造业服务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满足个性化要求。在新型房屋领域,中国建材推出了“私人定制”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为用户提供上千种个性化设计。在水泥领域,中国建材可以为桥梁、大坝、核电站提供不同种类的水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二是做外包。外包是现代制造服务业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外包的并非全是低附加值的东西,高附加值的东西若不是自身的核心专长也可以外包。美国宇航局(NASA)制造航天飞机,就是采用外包配件的方式,自己则成为提供设计和标准的系统集成商。围绕怎样做北新房屋,早年间,日本三泽房屋的三泽社长曾建议我用NASA的外包模式进行集成,我接受了他的建议。今天快速发展的北新房屋事业,有上百个外包企业参与其中,除轻钢龙骨和石膏板之外,其余产品均由外包厂家供应,不少产品还是全球采购的,这既提高了房屋质量,也减少了初始投资,还节约了时间成本。
三是从卖产品到卖服务。传统制造业在卖产品的过程中高度竞争,谁更关注客户的要求,谁能提供客户需要的服务,谁就能赢得市场。以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为例,这家公司原来是卖发动机的,现在开始卖发动机服务时间,公司收入的60%来自卖发动机服务时间,40%来自卖发动机。按照这个思路,中国建材所属的瑞泰科技实现了从卖耐火材料到卖窑炉使用时间、提供服务的转变。
四是提供一揽子的系统解决方案。制造服务业应该系统地为客户考虑,而不是只从某个产品去思考。中国建材是一个综合技术服务商,从研发、设计、成套装备、工程总承包(EPC),到代为生产管理,再到标准的制定,最后到产品检验和认证,这一整套业务都在做。
五是深入探索跨界经营。制造业可以与金融、互联网等行业跨界联合,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产融结合方面,美国通用电气成功创造了产业与金融的“交叉销售”模式,中国的中石油、国家电网、中粮等企业也涉足金融服务业,形成了初具财团雏形的产融结合模式。
制造业转型为制造服务业是发展的必然。目前,我国制造业面临产能普遍过剩、恶性竞争的现状,大家都应该认真考虑向制造服务业转型,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进而共同促进整个国家工业的转型。等到吃不上饭或明天就会破产的时候再转型,就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