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全国两会报道·创新发展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全国两会报道·创新发展
 

2021年3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党委书记马杰:

加速实现国防领域科技自立自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梁隽妤

马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党委书记马杰对记者表示,自主创新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始终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打造“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科技武器装备,提升空天防御战略能力,这是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创新驱动、履行强军首责的核心要义。

改革不停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国防武器装备建设一直是中国航天科工二院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十三五”期间,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国家安全形势和发展利益的新变化,持续深化空天防御体系研究,坚持体系化发展,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推进由交装备向交体系能力转变,带动了航天防务产业能力整体提升和快速发展。

近年来,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坚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建成了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基础能力不断夯实。

马杰说,创新无止境,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在履行好强军首责的基础上,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坚持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打造发展新动能上下功夫,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确保航天技术在服务国计民生上发挥更大作用。

近年来,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构建“基础+平台+应用”产业新结构,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着力打造“4+N”百亿产业,在雷达与电子信息产业、信创产业、空间产业和智慧产业等民生改善领域中持续发力,以多个支柱产业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将科技创新的服务力量延伸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微波雷达完成多项技术创新,突破高精度测量等三项核心关键技术,在“嫦娥五号”探月任务中成功引导我国首次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将气象观测装备与智慧城市、大数据相结合,在提供装备的同时抓住商业气象服务机遇,创建国内首座灯塔气象观测站,开创港航气象服务先河。目前,气象雷达、探空仪等雷达产品市场占有率已超30%。

坚持商业模式创新和生产能力优化,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与工信部等国家部委成立联合创新中心,牵头制定20余项国家标准,构建了完整的信息技术产业链和生态圈。与此同时,作为信创产业生态链的国家队,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不断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形成了以龙芯、飞腾技术路线为主的核心产品体系,建成了覆盖全国的三层营销体系,累计销售产品50万台。智慧产业做深做精“高层对接+平台公司牵引+其他单位协同”模式,带动20余个亿元级项目落地。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