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全国两会报道·创新发展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全国两会报道·创新发展
 

2021年3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总工程师彭寿:

加快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晓梅/ 吴明 张骅

彭寿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并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3 月 8 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总工程师彭寿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与日益激烈的大国竞争,全球产业链正在加速回缩、重塑,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已成为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课题。

彭寿认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压舱石”,长期以来,我国利用自身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面临的短板,在全球产业链重构和大国博弈的背景下,产业链不强、不安全问题依然突出。

“产业链不强主要表现在重点领域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仍有待提升。” 彭寿说,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产业链的控制能力与创新链的支撑能力息息相关。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显示面板生产国,建成及在建高世代液晶面板线 21 条,总投资超万亿元,全部投产后年需高世代玻璃基板 3.8 亿平方米,此前全部依赖进口。我国行业领军企业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攻克“卡脖子”难题,成功开发出国内首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世代浮法液晶玻璃基板,并实现了在大尺寸显示面板企业的导入,保障了信息显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彭寿表示,产业链不安全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摩擦和科技竞争下的产品“断供”和科技“脱钩”。近年来,国外企业巨头不断对我国进行技术贸易封锁,其本质是利用“链主”优势对我国高科技产业进行打压。因此,集中优势资源培育我国产业链“链主”企业,不仅是强化我国战略力量的必要途径,也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为了强化我国产业链建设,突破“卡脖子”难题,彭寿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加速批准建设已列入指南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探索建立多元化、战略性创新体制,提升创新链支撑能力,通过创新优化产业链、支撑供应链,进一步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根植性和竞争力。

二是鼓励引导上下游企业开展全产业链协同,加大支持关键材料在下游的认证和应用,对下游导入企业给予资金补贴,实现“好材能用、好材敢用”,打通从材料研发到终端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强化顶层设计引领,着力将行业领军企业培育为产业链“链主”企业,发挥“虹吸效应”,实现要素集聚,加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合一”,不断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主导力。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