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8版:品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8版            品鉴
 

2021年2月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负大国志 无愧工匠心

——专访雕刻大师杨义光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杨丹菲 本报记者 郭志明

毛小青与杨义光合影

对于每一个生活在这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国家的华夏儿女来讲,一直都浸润在深邃底蕴和厚重文化的滋养中,内心充满着对这片沃土捍卫的责任、建设的热情和创造的激情。或为她抛头颅洒热血,或为她仗笔剑挥豪情,不论何时何地,都满怀激荡着铮铮报国志,拳拳赤子心。一直以来,这样的情怀都充斥在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中,也包括在踏实专注、细腻敏锐的心性下孕育出的诸多天真烂漫、才思泉涌的艺术家们。近年,随着“工匠精神”的大力提倡和广泛传播,那些勤谨专注、朴实敦厚的各行业从业者纷纷成为这个称号的代言人。在雕刻艺术界,杨义光便是这泱泱大军中的一员。

杨义光1971年生于江西广丰县,1988年开始篆雕生涯。现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专家,中国非遗(木雕)高级传承师,四川善乐木雕艺术品有限公司董事,四川省根雕奇石协会常务理事。其作品深受各界人士的喜爱和收藏。

杨义光木雕作品的深入人心,不仅在于精湛的技法,更在其随物赋形过程中,渗透在作品里细腻灵动的情感表达。此次,木雕大师杨义光就其创作的精品《犀牛》准备捐献国家一事接受了《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讲述他对艺术和家国的情缘。

记者:在创作《犀牛》过程中,您的艺术追求是什么?

杨义光:艺术品要追求形神兼备,首先看木材本身的形状和质量,形状是随遇而安的,取材、造型都非常讲究。这件《犀牛》的用料是四川古沉乌木,木材在古河床下面有几千数万年,木质在高压缺氧下不断演变形成的乌木炭化,是不可多得的非再生资源,所以乌木属于四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在森林破坏严重的今天,造成了一木难求的情况。光取料我们就要筹备5至10多年存放的时间,木料都是自然全阴干。新木料不能做,会发生缩水继而变形、开裂等严重情况。这件作品在对木料初步的构思、设置、打磨之后我发现,让我产生奇思妙想的地方就出现在它的牛皮上,不论颜色、质感还是纹路,都和犀牛皮非常相似,可以说是浑然天成,非常难得。犀牛属于世界一级保护动物,古沉乌木又那么珍贵,但如果不加利用,就这么沉在水里太浪费了。因为是不可再生的,所以今后也会越来越少,用它精心打磨一件艺术品不仅不糟蹋资源,变废为宝,还能多一件珍贵的木雕作品,是一举两得的事情!这件《犀牛》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光雕刻我就花了半年多时间。因为在雕刻的材质中,木雕是最难的。木头的软性存在很多力度的难控性,力度大了小了都不行,要刚刚好,所以控制起来非常难,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所以要非常精细地去处理好每个细节,最终能够达到作品形神兼备的效果。我给《犀牛》这件作品赋予了一个寓意,“犀惜相关 牛转乾坤”,用了谐音,意思是说,在我们国家,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非常亲密、非常珍惜的,正是这种上下一心的团结才让我们的国家有撼天动地,扭转乾坤的力量,因此而变得越来越强大!

记者:对于《犀牛》这件作品,您是先有的创作灵感,还是先有捐赠给国家的想法,是谁激发了谁?

杨义光:对于艺术创作来讲,肯定是要情感先行的,所以我是先有灵感,也是我本人的爱好,而且材料是非常稀有珍贵的。这个作品是2009年创作的,2010年在重庆南坪国际会展中心展出的时候很多观众出高价买,但出于一个自己倾注太多心力的作品,我怎么都舍不得卖,这成了我当时的一个心结,总想给它找到一个更好的归宿,不是钱的问题。后来我慢慢就想,匠人是以创作奉献文化精神,弘扬传统美德为追求的,一件用料稀缺珍贵的绝色艺术精品,我想让它最大限度地为木雕增添艺术色彩,展示我们国家辉煌的民族文化,如果要达成这个愿望,只有把它捐献给国家了。我觉得,能把它捐献给人民大会堂或者国家博物馆才能让《犀牛》这件作品实现最大的价值和意义,也才是它最好归宿!

记者:您想通过《犀牛》这个作品对祖国说一些什么?有什么希望和寄语?

杨义光:艺术从业者就是为传承文化而努力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能让她失传。对于一件好的艺术精品,钱不是真正的价值追求,而是让这件艺术品最大限度地把文化艺术发扬光大才应该是一个艺术家的终极追求,这件作品是我从事木雕艺术30年来做得最棒的。这就是我考虑再三,决定把这件作品捐献给国家的初衷。因为,在多年之后,古沉木可能没有了,亚洲犀、非洲犀也可能会濒临灭绝,这两样珍贵的东西是什么样子,以后的人可能就很少知道了。我是希望能通过这件小小的艺术品,为后人留下一些历史的信息,留下一种美的享受。而且,我们国家提倡非物质文化传承,这给我们这些匠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发展空间,所以我觉得作为中国的老百姓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我们责无旁贷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更要始终抱着感恩、无私的心贡献力量来报效祖国,因为只有国强大了,我们的家才会强大。我希望通过媒体把《犀牛》捐赠给国家的意愿传达出去,希望这个愿望能够达成,能有机会为我们国家的文化艺术发展尽一丝绵薄之力!

毛泽东主席侄女、中国红色文化联合会会长毛小青点评:

看到杨义光大师的作品,我首先感觉非常震撼,他赋予了朽木神奇的生命,即使一块很普通的木头,到他手里之后就创作成各种活灵活现的艺术品!杨义光从小学习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从艺30多年,经他手的精品无数。作为一位民间艺术大师,他为人低调谦和,对人真诚热情,技艺精湛纯熟,理念超前又不失传统精髓,是当代雕刻艺术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