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直通两会·市长访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直通两会·市长访谈
 

2018年3月2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人大代表、天门市市长庄光明: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何芳 朱晨辉

庄光明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位于江汉平原的湖北天门市,近年来正着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成果显著。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天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庄光明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天门经济近年来发展很快,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企业占比每年都保持稳定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

成效显著

曾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湖北天门,近年来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度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经济发展正显现出巨大活力。在庄光明看来,这是天门经济发展的明显亮点。

“在共享经济的大背景下,天门产业结构调整特别快,旧产业加速淘汰或通过新技术提升,新兴产业大力度引进。目前的招商引资项目数量和以往相比,增速达23%。”庄光明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天门新引进的企业中,绝大多数为高新技术企业,涉及新能源、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占比每年都保持了稳定增长。

此外,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天门的农业产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庄光明介绍,以往天门传统农业以粮食、粮油加工和棉花种植为主。而现在,棉花种植加工减少,优质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同时,整个粮食及其他农产品的加工生产都采用了新技术和新工艺。在食品加工领域,一些龙头企业也具备了越来越强的竞争力。

通过深化改革,天门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发展质量持续提升。2017年,天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8.25亿元,同比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468.7亿元,同比增长16.4%;在建工业项目19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5个;总投资714亿元,当年投资123亿元。省级重点项目湖北宇电锂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基地、天龙纺织工业园项目等均超过年度投资计划;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多宝蔬菜、张港花椰菜等特色农业规模进一步壮大。

突出优势

差异化招商

产业结构调整成果显著,庄光明把这归因于天门市独特的招商思路。庄光明介绍,天门重点围绕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精准招商。其招商秘诀主要体现在:地方政府服务水平、切实降低企业的营商成本、减少交易成本等。

“一个企业到哪里落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展示出来的优势。”庄光明说,天门市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全力以赴招商。且“招商引资时,主要领导都要参与”。

天门属于典型的内陆城市,但庄光明认为,相对于江浙沪等经济发达地区,天门在招商引资方面仍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江浙的企业较多,不可能对每个企业都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而天门则分层级服务,有市里面的、有乡镇的,这样可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精准服务。

精准服务的“软环境”越来越好,基础设施建设等“硬环境”也不断完善。“这几年天门变化很大,原来落后的一些方面都相继补齐了。前几年天门的短板是交通,目前交通已不存在任何问题,到机场一个小时,高速公路和铁路交通都非常便利。”庄光明表示。

在庄光明看来,生态环境也是天门市的亮点。近几年,天门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生态优先”战略,持续开展包括饮用水源、空气质量、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的“三大行动”,让天门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哪个企业愿意到一个有污染的地方?天门市的生态环境在湖北省位居前列,这也是我们的竞争优势。”庄光明说。

有了独特的招商思路和方式,天门招商引资成绩亮眼。“从去年招商引资项目的建设开工来看,招商引资协议项目202个,同比增长55%;实际到位资金185亿元,同比增长23%。徐工集团、芯创半导体、建研测控、宇电新能源、天地人环保等一批中国500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新能源、新材料企业相继签约落地。”庄光明说。

营商环境

持续优化

谈到优化营商环境,庄光明说:“其中一项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让行政审批提速。在项目审批上做到‘五减’: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办件时长、减少办事精力、减少办件收费、减少涉企检查。通过不断清理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件时间,各审批部门承诺时限普遍缩短30%以上。此外,还推出工业项目‘容缺预审’,让企业提前两个月施工,企业建设周期缩短三个月以上。”

2017年,天门市委、市政府以“第一力度”抓“第一要务”的决心,开展了招商引资“百日竞赛”、服务企业“百日亲商”、项目建设“百日会战”、干部作风和发展环境“百日整治”活动,形成“四百”活动的“四轮驱动”。通过“四百”活动,各部门抓招商、抓项目、抓服务、抓环境的氛围很浓,变化很大,取得了良好成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