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7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7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7年7月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企、民企 共创共享“数字家庭”新业态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丽萍

王利博制图

在家,世界触手可及;在外,家庭近在咫尺。随着消费升级,智能家居快速发展,家庭数字化消费日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趋势。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张延川表示,数字家庭业务并非孤立的家庭内部业务,只有连接到外部网络,它才能传递更大的价值,而这些业务和应用对宽带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G时代即将到来。有分析称,5G的推动将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多达12万亿美元的商品及服务市场。而“数字家庭”将是一个大市场,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数字经济

渗透到生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数字家庭、在线教育等信息消费。这是“数字家庭”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未来,数字经济将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工信部发布的2017年1—5月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光纤宽带加快普及,光纤接入(FTTH/O)用户总数达到2.55亿,比上年年末净增2766万户,占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的80.2%。移动宽带用户数占比超过3/4,达10.2亿户。移动宽带用户(即3G和4G用户)总数达到10.2亿,4G用户总数达到8.7亿,占移动电话用户的64%。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3.18亿。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11.6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达到11亿户,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率为80.6%。固定互联网使用量保持稳步快速增长,1—5月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流量达704.3亿G。

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表示,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智能互联将促进行业保持较快增长,融合创新正推动产业生态要素广泛重构,开放合作仍然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通讯技术正在推动又一次变革,变革的核心是实现数千亿的连接,将数字经济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央企、民企

加速涌入

基于“数字家庭”未来发展的方向,电信运营商纷纷瞄准了市场需求,各大公司积极布局推出了一系列“智能化”的产品和战略部署。

中国移动携手互联网公司、IT和家电企业、创业公司,发起成立数字家庭合作联盟,加强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共建开放共享、合作共赢数字家庭新生态。目前已有小米、海尔、长虹、烽火、高通、阿里巴巴等覆盖智能家居、家电、安防监控、芯片领域的33家合作伙伴加盟。

中国联通基于我国网民规模、网络应用和网络区域发展的硬性需求,以及对数字家庭生活发展的考虑,早在2009年就启动了全国范围的升级提速行动。2009年5月,上海联通对现网家庭用户全面启动宽带提速升级,通过免费提速93%以上的用户实际使用带宽都达到2M以上,最高的用户使用带宽已达30M。

北京信诺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安全专家周红辉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行业竞争的前瞻性布局是央企、民企涌入‘数字家庭’行业的原因。”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信息消费规模为3.2万亿元,2016年信息消费规模为3.9万亿元,对GDP增长直接贡献率为0.2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2016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较2015年增长了21.86%。

赛迪智库预测,2017年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和工业产品的智能化,信息消费规模将不断取得新突破,信息消费在总消费中的占比将明显上升。有调查机构研究称,到2018年,数字家庭设备和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680亿美元。

共创共享新业态

长虹控股公司董事长赵勇说,数字家庭能够推进健康医疗、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向居民家庭延伸,形成家庭信息服务新业态。

不可否认,当数字家庭与外界网络保持联络,实现业务与应用时,安全问题将是一个巨大挑战。

周红辉告诉记者,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持续存在,它并不能一劳永逸的被解决。面对安全问题,既要有长期“抗战”的准备,又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外的“数字家庭”市场较中国率先走在了前列,但在“数字家庭”发展大趋势的共识下,也衍生出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互联互通最终需要的是产业链上各厂商的密切配合,这意味着需要一个可采纳的标准才能将数字家庭规范化、行业化。国外在数字家庭的进程中,由于行业竞争的存在,难以形成规模化的互联互通。

周红辉告诉记者:“位于数字家庭中的每个行业都希望自己的设备成为数字家庭中的核心设备,而消费者不可能在家中建立多重的数字网络,这种由于技术竞争产生的对抗是我国在数字家庭发展的进程中迫切需要避免的。”避免各自为战,真正的内联与外联的深度融合将是“数字家庭”市场共享共生的“不二法宝”。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