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3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3版            区域经济
 

2017年3月1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国资委主任徐进:

市场化债转股将成国企改革重点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龚友国

徐进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针对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在供给侧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创新驱动等方面,发出了有关国企改革发展的最“强”音。那么,各地如何进一步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任务目标?在当前正在积极推进的国企改革中,还有哪些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国企业报》记者在全国两会期间,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国资委主任徐进。

市场化+法制化

《中国企业报》:您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哪些感想?四川将如何落实报告中提出的任务?

徐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讲到了国企改革,比如报告中提出用改革的办法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和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我觉得,在国企改革方面,过去多采用市场化的手段解决,现在进一步强调的是市场化和法制化。报告总结成绩客观实在,分析问题实事求是。今年的目标非常明确,措施也非常有力,我相信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我的一个深刻体会就是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要继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取得新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会后回去我们将研究具体贯彻落实措施,对相关工作再完善、再深化,全力抓好改革攻坚、转型提升、强化监管、加强党建、精准扶贫等重点工作。

四川省委、省政府将国资国企作为“大力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来安排,提出了省属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增长10%以上的年度目标。我认为,这既充分体现了对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高度重视,同时对国资系统来说,也意味着责任重大。

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中国企业报》:关于供给侧改革,报告提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此,四川省国资系统具体将如何做?

徐进:四川今年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争取取得更大成效。同时,还将加快大企业大集团培育,不断提高企业的质量效益。

我们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首先要狠抓改革攻坚。将围绕增强活力、提高效率,在规范董事会建设、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混合所有制、重组整合及国资监管职能调整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走出一条符合中央精神、切合四川实际的国企改革发展新路子。其次是狠抓转型提升。将突出重大项目、全面创新、开放合作等重点工作,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更大成效,加快大企业大集团培育。今年要重点突出“三个推动”:推动四川发展“1+2”改革,加快四川金控集团、四川银行、国宝人寿等机构组建运行;推动铁投、交投、川投、能投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推动川商投二次重组、省旅投组建及内部重组整合取得实质成效。通过努力,加快打造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为2020年有1—2家企业发展成为世界500强奠定基础。第三是狠抓国资监管。要以管资本为主,按照“一个转变、两个清单、三个归位、四个重点”的要求,该管的科学管理、决不缺位,不该管的依法放权、决不越位,不断提高国资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四是狠抓国企党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以落实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责任为主线,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着力点,把国企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第五是狠抓精准扶贫。将突出抓好“大小凉山”彝区等对口帮扶工作,在产业扶贫上取得更大成效。

推进债转股试点

《中国企业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下一步将推动国企加快市场化法制化的债转股,从而解决企业负债率居高不下的难题。您对此怎么看?

徐进: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用改革的办法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给国企改革提出了具体指标和目标。过去用市场化手段来推进国企改革,现在强调进一步用市场化和法制化推进,这一点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企业要利用金融杠杆来降低资产负债率,报告中这一点讲到了我的心里。我认为尽管不少企业意识到企业负债率很高,但是企业的存量这一块东西没去盘活,所以造成企业资产很大,但是负债又很高。利用金融杠杆来降低企业负债率,加大对金融杠杆的把控是当务之急。四川现正积极推进债转股的试点,想在今年选择两至三家来搞突破。

我认为,补足制约企业发展的短板,也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对企业来说,除了贫困地区因素外,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合理,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创新的力度不够,这都是企业的短板,企业一定要想办法把短板解决好。结合四川国企发展,我认为四川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和国外相比差距很大,要在这方面加强;同时还要科技创新,以求取得实效;另外,加强资产证券化也是国企应该努力的方向。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