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5版:看安徽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5版            看安徽
 

2017年3月1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人大代表、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院长陈学东:

提振实体经济须强化科研自主创新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晓梅 / 张骅

陈学东

3月13日,全国人大代表、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院长陈学东认为,提振实体经济必须强化科研走自主创新之路。

陈学东说,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围绕“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和创新型省份建设,出台了创新驱动战略“1+6+2”支持政策,为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十二五”期间,安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既诞生了登高望远、瞄准国际科学前沿、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重要科学创新成果,又诞生了脚踏实地、解决国家重大需求、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重要技术创新成果,科技创新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持续提升。

陈学东表示,“十三五”开局之年,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复;今年新年伊始,《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获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正式批准。这对我国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在科学创新上跟进、并跑甚至领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以大科学中心建设与运行为契机,加快推进在合肥建设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尽快建立多领域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突破若干共性关键技术,带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产业发展,不仅对于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意义深远,对于全国范围内加快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融合也更加有试点借鉴意义。

陈学东认为,长期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跟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在于形而在于性,即不在于表面的信息、形状,而在于质量。质量差距就表现在产品的寿命短、可靠性差。究其原因一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二是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研究与企业的产品价值实现脱节。而企业创新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则是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条件相对薄弱和创新人才匮乏。这种情况短时间还难以得到根本转变,尤其是对广大中小企业来讲。

陈学东认为,我国现阶段应切实发挥一些共性技术研发服务机构的作用,提升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如依托并支持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国家科技部认定的科技服务业试点单位及国家工信部认定的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共性技术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和综合科技服务等科技服务业,把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服务促进技术研究与产品实现的对接,一方面不断弥补与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对标先进国际标准、高起点研制我国的质量标准,提升装备制造质量。“十三五”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五大工程”和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使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我们建议国家应出台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更好地发挥已建立的科技服务平台的作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质量强国目标。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