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节能环保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节能环保
 

2016年11月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循环经济发展 已呈现三产融合趋势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季辰

循环经济建设过程中,催生了环境服务业的发展,从市政环卫,到废气、废水、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均已成为一种服务产品,并通过产业融合的形式进入各个领域。

从循环经济的“3R原则”的角度来讲,在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过程中,需要完善物流体系、仓储空间、销售渠道,并且通过法律法规、平台整合将他们充分调动起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目前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已经呈现出三产融合的趋势,我国已经在工农业复合型、环卫收运及处置、废弃物区域协同处置、绿色逆向物流等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环境服务模式。”

专业人做专业事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逐渐成为环境服务业的发展方向。温宗国谈道,包括市政环卫这样的公共服务,今后一些地方政府将可以不再自行组建公司,而是更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把城市生活垃圾、再生资源回收等服务项目交给专业化企业来做。企业则可以在约定的长期管理目标和政策机制保障下,通过自主投资和选择经济性强的工程技术手段,从源头分类到末端处置开展全过程系统设计和整体运营,政府则充分发挥其监管职能,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环境服务业态。

以市政环卫为例,重庆市首个采用PPP模式运行的环卫项目在忠县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从事城市环卫保洁、清运、收集、养护“四统一”的是中国一家大型综合性环境服务商启迪桑德,今年9月入驻忠县,通过构建环卫云平台,对工作中的人、车、物、事实现了实时监管。与传统的市政环卫工作相比,提高了作业的质量和效率。据介绍,该企业接下来将利用现代环卫机械设备和车辆,从事城区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转和公厕、垃圾运转站的运营管理。

对于工业企业而言,目前像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合同能源管理这样的节能减排服务,已经在中国开展多年,工厂不用再为节能减排项目的技术、运营绞尽脑汁,而是可以直接将这些项目承包给专业的公司。

除了专业的环保企业在提供服务以外,一些传统企业也在通过自身的节能减排改造,在环境服务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像传统钢铁企业宝钢,将钢铁生产排放的废热转化成热水资源,通过移动供热的形式,给周边的社区供应热水,不仅逐步取代了燃煤锅炉,而且大大降低了社区供热方的运营成本。还有,国电集团的国电科环,在为系统内的火电厂提供脱硫脱硝等环保服务的同时,还为市场提供包括火电厂烟气治理、水循环、废水综合治理、“零排放”等业务。

市政服务“重庆忠县项目”以及大量工业服务之所以能够成功落地,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项目企业服务链条的相对完整,而对于整个环境服务业而言,规则制度的建立以及服务产品的整合又是一大问题。温宗国认为,要建立环境服务业的运营机制和有关规则,需要政府要把市场化运行的模式明确下来,并且符合行业的实际运营状况,同时积极推动模式的标准化和长效性,出台可操作的相关规定,包括政府、工业企业购买环境服务的模式,如何确保环境服务项目稳定、合理的收益等,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

模式创新极具发展空间

模式创新将推动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而平台建设和资源整合将为一些环境服务企业创造新的发展方向。温宗国认为,未来,资源循环利用服务业的模式创新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资源循环中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大力推动“互联网+”与生活垃圾收运、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共生和再制造等的深度融合,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打破信息不对称格局,可以加速传统资源循环服务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持续发展。

今年年中,商务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为主线,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着力推动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创新,推动经营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组织形式由劳动密集型向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并重转变,建立健全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并指出,将以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规范秩序与行业创新相结合、突出重点和兼顾其他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四大原则。将有效解决近年来资源回收市场中出现的“利大抢收、利小不收”的局面,支持像“爱回收”、“盈创回收”等互联网+的线上线下融合方式,为环境服务业提供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

从财政补贴等资金投入方面来讲,温宗国在采访中指出,以废弃物回收利用项目为例,要遵循一般固体废弃物具有的环境和资源双重属性及其经济价值。就需要对这三种属性进行评价,如果某一类废物,评价结果表明其资源性很好,经济价值很高,那么这类废弃物基本不需要财政补贴,仅靠市场化运营即可,同时应避免政府过多干预市场。但对于那些低附加值的废弃物,如废旧纺织品、餐厨垃圾、废旧电池等环境影响较突出的,已有技术手段无法确保其资源化产品的价值,这一类的就应该由国家财政来支持以保证其回收水平。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