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2版:现代农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2版            现代农业
 

2016年9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富硒”农产品挑热市场 警示消费者“看准喽”

专家告诫,富硒土壤未必能长出“富硒”农产品,富硒产业尚缺统一的产业发展标准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马国香

随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深刻变化,部分涉农企业从单纯的农产品种植转变为向客户提供健康优质的农产品服务,天然富硒土地资源在这种背景下激发了各界的投资热情。

“同样是大米,俺们种植的绿色有机富硒大米通过认证后,成为引领一方致富的‘金’字招牌。”从事富硒稻谷开发的鑫荣农副产品科技开发公司总经理郭绍卿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富硒大米在市场上的表现,可用“热捧”一词来形容。

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

“不能使用化学肥料,不能使用农药杀虫除草等”。这种看似低效的种植方式,如今受到种植户的欢迎。

广西柳江县双优大米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参与开展富硒大米试验生产的基地之一。该富硒大米每斤能卖到15元,价格是同类普通大米的3—6倍,目前富硒大米供不应求,市场潜力相当大。

在第三届农业博览会上,四川宜宾市兴文县一个专业合作社带来的三吨富硒大米仅三天时间,就以最低17元/斤的价格被抢购一空,还与超市签订5张富硒大米供应订单。

目前,柳州农业部门已在柳江、鹿寨、柳城三县,建起了4个总占地面积达1200亩的富硒大米基地。柳州财政也安排了30万元,用于富硒米全程机械化开发,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富硒土壤的基础上,按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生产,适当补充硒元素,增加谷粒中有机硒的含量,使其成为富硒农产品。

“富硒土壤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不一定都是富硒农产品,而非富硒土壤也可能产出富硒农产品,对硒元素敏感易吸收的主要是根茎类植物。”柳州市土肥站副站长陈宗道介绍,不同植物对硒的吸收能力不一样,柳州市将在茶叶、水稻、水果、蔬菜等特色产业上,重点发展富硒农产品。

龙头企业发挥带动效应

8月9日,湖北“恩施州富硒产业板块”正式启动,16家硒企集中挂牌登陆,有着“世界硒都”之称的湖北恩施,将借助资本市场重点打造富硒产业。恩施州政府副州长程水源表示,根据湖北省制定的《富硒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湖北省的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富硒产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恩施将成为其中的中坚力量。

早在2015年,全国唯一的富硒产品检验机构——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恩施揭牌后,为支持“中国(恩施)硒谷”建设,打造富硒生态大健康产业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据介绍,面对硒产业基础条件薄弱,相关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恩施硒产业优势并不明显,恩施富硒产业要实现规范发展和提挡转型,走向资本市场是必经之路。除了利用资本手段服务企业发展之外,恩施州还正在引导相关企业进行产业集聚捆绑,打造共有品牌、形成规模效应、培养龙头企业。

恩施拥有“世界唯一探明的独立硒矿床”和“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将围绕建设富硒产业要素聚集地、富硒产业创新策源地、富硒产品标准制定地、富硒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和富硒特色文化传承地的目标,形成以富硒农业为核心产业,以富硒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为战略产业,以富硒健康养生为先导产业的产业布局。

产业标准亟待完善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被称为“抗癌之王”、“生命火种”。近年来,富硒产业被称为健康产业、朝阳产业,当前国内外市场对富硒产品需求旺盛,各地纷纷掀起了开发富硒农产品的热潮。

就在各地纷纷推广富硒农产品之际,广西贵港市又有9家企业的产品获得“广西富硒农产品”认定。截至目前,贵港市获得“广西富硒农产品”认定的农产品数量达到22个,获得认定的企业达18家。

“富硒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面临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统一产业发展标准的问题。”全国绿色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主任沈新榕,一直从事富硒产业研究推广。他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对富硒农产品而言,需要尽快形成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生产经营模式,不断提高富硒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水平,延伸产业链,提升富硒农副产品市场开发推广等,已成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专家介绍,所谓“富硒农产品”,是指在含硒的土壤环境中生产的农产品,或农作物在运作生物工程技术制造的富硒环境中产出的农产品,硒含量在国家标准规定的最高限量范围内,食用后能够实现补硒、增强体质。当前,富硒农产品包括大米、面粉、玉米、甘薯、茶叶、板栗、花生、山药、梨子、苹果等农产品。

沈新榕建议,针对人工增硒滥用化学农药的“富硒”农业乱象,必须着眼长远,制定和强化富硒技术标准和标签使用规范,加强富硒产品的认证与监管,为加快发展富硒产业提供保障。建立可追溯的质量控制体系,不间断、不定期对富硒产品进行抽检,确保富硒食品绿色、安全、环保,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