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经济”造成的 繁荣与恶果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丁是钉
“补贴经济”这个热词,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内涵,也形成了两种迥然相异的结果:一种是像滴滴、快的这类的企业,靠自己拿钱补贴消费者,在市场上攻城略地;另一种是国家出钱补贴企业,却让一些企业染上“骗补”的恶习。
先是四川长虹被收回了4.39亿元的补贴资金,紧接着又传出新能源电动汽车“骗补”可能超过10亿元的消息。“骗补”仿佛正在从个别现象变成一种传染病。而这种情况应当是出乎制度设计者的意料。
出于引导企业走上“正路”的目的,中国政府部门制定了诸多产业政策。同时根据其对不同企业的“偏爱”,设置了“科技创新”、“节能环保”、“产业振兴”、“文化产业”、“公益性亏损”等名目繁多的补贴项目。很多部门手里都掌握着数额庞大的补贴资金,资金的多少似乎成了部门实力和重要性的象征。
面对这些令人眼馋的“肥肉”,企业的心态出现了异化。最明显的反应是,很多企业选择投资项目不是看有没有市场,而是看补贴多不多。哪里补贴多,企业就往哪里涌。比如,国家对于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补贴,就导致了全国各地大干快上搞光伏的景象,以至于中国产生的光伏太阳能组件全世界都用不了。
哪里有补贴,哪里就有“骗补”。2013年,国家审计署发布的报告显示,格力、美的、格兰仕、TCL等多家家电企业骗取国家补贴逾16亿元。2014年,国家审计署再度查出,有7.38亿元涉农专项资金、2.13亿元“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等中央投资专项、1.03亿元“关闭中小企业中央财政补助”以及“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发展专项”、“产业化经营中央财政补助”、“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补助”等多项国家补贴被骗(套)取。在个别领域甚至形成了由申报企业、“补贴掮客”、补贴审批者构成的“生意”链条,并由此导致了一些权力部门的官员被查落马。
从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的情况来看,企业的“骗补”行为更是令人触目惊心。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以单月2万辆的产量,超过全球其他国家月产1万辆的总和。2015年12月份,新能源商用车产量再飙升两倍至63525辆。2015年前10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与上牌量之间,存在着高达7万辆的差距。这巨大的“数据黑洞”背后,约有5万辆并未进行公开销售和进入交通领域,仅仅是用来骗取补贴的工具。一批所谓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通过买壳改装或者是“左手倒右手”的简单方式,就可能轻易套取上亿元的新能源补贴。形同虚设的审批和监管程序,让“骗补”成了最轻松的发财捷径。
除了被“骗补”以外,某些地方政府部门还会送补贴“上门”。据新闻报道,一家央企在地方的分支机构2015年亏损19亿元,出于稳定就业的考虑,当地政府主动为企业补贴了20亿元。数据显示,266家“A股僵尸”2015年三季末负债总额合计高达1.6万亿元。在2012—2014年三年间,266家公司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高达2500亿元、获得政府补助达356亿元。通过补贴让“僵尸企业”苟延残喘,不但会占用和耗费大量的社会资源,而且会对经济生态构成巨大的破坏性影响。
从政府大手笔的补贴以及企业“骗补”的轻松程度来看,政府部门的钱似乎多得花不完;但从延长养老金缴费年限、提出退休后还要继续缴医保等情况来看,政府部门的钱似乎又不够花。在这种情况下,究竟是延续补贴某类企业的政策思路,还是把钱花在公共福利上对全民进行“补贴”,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
无论是从过往补贴的效果,还是从大量被“骗补”实际,都证明了政府部门所主导的“补贴经济”低效浪费。与其补贴低效企业,或者是被企业“骗补”,政府部门不如趁当前“手头宽绰”的时机,把更多资金注入“养老金”和“医保”项目中,解决1992年新社保制度建立以前的国家欠账问题。防止因“养老金”或“医保”产生巨大亏空,影响到民众的生活质量以及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对政府补贴制度进行改革,减少补贴的数额和随意性,是一次经济利益的再分配。从理论上讲,高额的政府补贴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也理应得到全体纳税人的同意。因此,政府部门的各类补贴应当受到同级人大的约束,而不是仅仅看行政长官的意志。
(下转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