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时轻时重 企业外迁计划照常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郝帅
日前,重度雾霾侵袭我国北方大面积地区,是近期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次雾霾天气过程。受重度雾霾侵扰,京津冀地区对雾霾的防治持续“紧抓不放”。与此同时,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京津冀之间的产业转移也备受关注。
2015年8月底,《北京市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2015年版)》公布,对于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做了严格规定。
“北京转移出的企业共分制造业、服务业和以教育、医疗为代表的公共服务三大类,其中制造业中能耗高、排放高等污染类高的企业要就地淘汰不再进行转移,有转移价值的通过转型升级后迁出北京。”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赵弘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从北京迁出的企业也要注意环保方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现在各个地区排放总量都要逐年降低,一些项目特别是制造类企业,在迁入后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带去一些排放量上的调整,虽然各地的环境承载能力不同,但环保方面一定要注意。
赵弘强调:负载外迁企业的排量问题,不是企业自己的事情,相关部门也要做好引导和监督工作。
早在7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河北唐山启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总产值高达2200亿元。根据该计划,京津冀及山西、内蒙古、山东六地将协同发展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
行动计划设定了未来3年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北京、天津、河北及周边地区在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其中,北京将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逐步转移;天津、河北等地将承接北京转移的项目,形成产业链,促进节能降耗,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记者发现,对于环保的重视,已不限于中央及地方政府层面,园区也在着力调整发展策略。
辽宁北方新材料产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志学向记者表示,园区管理与服务相辅相成,要加速企业升级改造步伐。一方面在经济下行背景下,市场的优胜劣汰会更加频繁,不适应市场的企业,就应该按照市场规律自动淘汰掉。另一方面,就是园区管理要加强政策引导。
“我们国家在去年和今年陆续对环保法、安全生产管理法都进行了局部调整,处于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就应该在这种高压的政策环境下让它调整甚至消失,同时鼓励一些新兴的环保产业陆续上马。”王志学以自己所在的园区为例,“对于企业的整体调整,总体上是扶持的,但同时也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对于已经成规模的企业,要帮助他们更加站稳脚跟,并更大程度占领市场。对于现在还未成规模、但前景良好且符合环保政策的中小企业,要积极帮助他们拓宽融资渠道,同时还要帮助他们拓宽市场。要做到‘扶上马再送一程’。而对于那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则应促使他们转型升级。”